現場直擊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裝配式房屋建造
原標題:現場直擊!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裝配式房屋這樣建?
近日,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企業入駐辦公區模塊化房屋開始首套建筑模塊吊裝。建筑模塊長啥樣?模塊建造技術有哪些優點?
現場直擊
上午8時:校準、焊接
校準BIM連接板。
現場工程師首先用儀器校準BIM連接板的水平和方位,校準精度達到毫米級別。校準無誤后,現場工人再將BIM板焊接起來。一輛自重84噸的“超級”汽車吊停放在現場,這輛汽車吊最大吊重400噸,最小吊重160噸,是整個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工地最大的汽車吊。據中建三局現場負責人介紹,一套建筑模塊重量在20噸左右,該汽車吊完全可以輕松地完成吊裝任務。
“超級”汽車吊力拔山兮氣蓋世。
11時30分:吊裝
11時30分,一套建筑模塊運送到現場,汽車吊開始吊裝。工程師小心翼翼地對準BIM連接板,成功穿過連接孔,建筑模塊準確落下,整個吊裝完成。據悉,現場每天可以吊裝20至25套建筑模塊。
吊裝過程步步嚴絲合縫。
深度解密
雄安項目為什么使用建筑模塊?
箱式模塊。
建筑模塊具有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特點,它不僅滿足雄安新區前期建設階段各界人士的居住、辦公和商業需求,更可隨著雄安新區市政建設規劃的進一步完善而進行“搬運移動”,還可有效規避混凝土建筑搬遷爆破帶來的社會問題,以及傳統鋼構建筑拆除內部裝飾功能空間無法再回收使用的資源浪費問題。
箱式模塊建造技術生產過程中有何特點
全裝配化、集成化的箱式模塊建造技術,使得結構、內裝、外裝、設備管線等全部在工廠生產完成。
為滿足快速建造的要求,響應推廣裝配化建筑的國家政策,企業臨時辦公區采用全裝配化、全集成化的箱式模塊建造技術,裝配化率達80%-90%。結構、內裝、外裝、設備管線等全部在工廠生產,整體運輸至施工現場統一吊裝,最大限度減少建造垃圾,實現綠色施工。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企業臨時辦公區從方案伊始就將裝配式技術的理念結合到設計之中,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短短3個月內便完成了全部設計。
項目有哪些創新性的設計?
集裝箱模塊化、集成化建造體系。內部為鋼結構服務核,四周為箱式模塊結構功能體。
企業臨時辦公區由6棟辦公樓、1棟酒店和若干商業、服務設施組成。辦公樓與酒店設計以4米×12米×3.6米的箱式模塊作為基本單位,拼接成1000~1200平方米左右的“十字”單元組合。“十字”單元組合建筑向四周開放,有良好的采光與自然通風,并且最大化融于自然環境。單元布局組合靈活,可生長性強,適于根據發展需求而變化。
酒店部分內裝修,經過簡單布置即可滿足使用要求。
豐富的院落空間布局、雨水花園生態濕地、垂直綠化爬藤種植等設計均體現綠色生態的建筑設計理念。
在全裝配化、集成化建造技術的支撐下,箱體模塊實現了工廠化生產,連內部裝修都是同步到位。運送到施工現場后,只需經過簡單安裝即可完成。箱體適合運輸,便于靈活組合,避免濕作業,減少施工的季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