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需要新時代雷鋒精神
本網評論員
今天是我國第40個植樹節,也是舉世矚目的雄安新區設立后迎來的第一個植樹節,適逢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發表55周年!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以建設“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林”義務植樹活動為載體,拉開弘揚雷鋒精神,營造千年秀林序幕。這一活動具有重大意義,值得充分肯定。
眾所周知,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努力打造智能新區、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新區、努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區。
雄安新區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新區建設打好藍綠底色。“先種樹后種樓”,以規劃建設“千年秀林”為先導,以綜合治理白洋淀生態環境為重點,無疑是新區管理層落實新發展理念和中央重大決策的一大有力舉措。
要讓“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林”成為千年雄安的一道亮麗風景,要讓雷鋒精神成為雄安的名片,成為新區人民的精神家園。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新區管理層注重樹木更重樹人,在建設“千年秀林”的同時,積極引導全社會學雷鋒,讓雷鋒精神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精神動力,這是一種遠見卓識。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更需要新時代雷鋒精神。
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弘揚雷鋒精神,凝聚全社會合力,是共建雄安新區不可或缺的精神頂梁,是建設千年雄安、創造“雄安質量”所必需的精神品質。雷鋒精神是與時俱進的,雷鋒身上所體現的愛黨、愛國、服務人民,無私奉獻、立足崗位,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精神動力,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面旗幟。
雄安新區要成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要打造出“雄安質量”的雄安樣板,應有兩層含義:一是有形的雄安,即按照規劃建設出來的現代化城市雄安,這是物質形態的雄安;二是無形的雄安,即體現中國人民傳統美德和新時代品質的雄安,這是精神層面的雄安。我們要使精神文明成為雄安質量的內涵、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雄安質量,要靠每個建設者的努力與奉獻來實現。我們希望雄安新區各行各業都要學習雷鋒同志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讓雷鋒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揚光大,綻放時代異彩,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創立雄安標準,創造“雄安質量”。
新區建設,萬事待舉。各級黨員干部、要扎實學習雷鋒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待群眾要像春風般溫暖,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把群眾答應、高興、滿意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只爭朝夕,夙興夜寐,激情工作,擼起袖子加油干;絕不虛度一日,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事不隔日、文不過夜,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干好每一項工作;絕不拈輕怕重,要自我加壓、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