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區域產業布局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解讀①
?
近日,位于邢臺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創力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調試八軸聯動數控切割機。該公司通過研制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系統,助力制造業無人化、智能化,提質增效。 邢臺經濟開發區搶抓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機遇,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記者 趙永輝攝
開欄的話:
為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加快全省工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構建起以產業結構優、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集約水平高、發展模式新、能耗排放低、融合程度深、開放層次高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推動工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欄目從本期開始,開設《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子欄目。今日起陸續推出指導意見解讀。
指導意見提出,立足各地功能定位、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按照錯位發展、產業集聚、鏈條協同的原則,著力構筑雄安新區高端高新產業發展核心區、石保廊創新發展示范區、張承綠色發展示范區、秦唐滄沿海開放發展示范區、邢衡邯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雙輪”驅動示范區和一批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一核、四區、多集群”的產業差異化發展新格局,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一核:打造雄安新區高端高新產業發展核心區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落實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構建促進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積極吸納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建設一批國家級研發機構,嚴格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業。堅持高端引領,瞄準當前處于國際前沿領域,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產業,優先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藥研發、基因工程、高端醫療設備研發等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產業,先進電子材料、北斗衛星通信導航、信息安全、智能機器人、高端新材料等軍民融合產業,工業設計、科技服務、智慧物流等高端服務業。面向未來,密切跟蹤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超前布局、研發、儲備一批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積極培育發展量子通信、太赫茲、區塊鏈、未來網絡、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疾病新藥創制、干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納米材料、石墨烯、極端環境材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等未來產業,打造世界級高端高新產業集群,到2020年起步區產業布局框架基本形成。
四區:實現開放型經濟和內聯式發展互促并進
石保廊創新發展示范區,推進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石家莊國家創新型示范城市建設,通過創新改革政策先行先試,加快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大數據、生物醫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創新發展,成為引領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高地。
張承綠色發展示范區,推進張家口市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和承德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大數據、綠色食品、高端裝備、新型建材、釩鈦新材料、清潔能源和冰雪運動裝備等綠色、低碳、環保產業,打造冀北綠色經濟新高地。
秦唐滄沿海開放發展示范區,重點推進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唐山曹妃甸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唐山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滄州臨港化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建設,加快港口經濟功能升級和產業集聚,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沿海經濟帶,培育壯大外向型經濟。秦皇島市重點發展生命健康、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食品深加工、海洋裝備、旅游等綠色產業;唐山、滄州市重點發展精品鋼、現代石化、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打造新型工業化基地。
邢衡邯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雙輪”驅動示范區,圍繞特色產業邁向中高端,做優做強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特色輕工、精品鋼等特色產業;圍繞新興產業培育,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局部強勢和后發優勢,重點建設邢臺太陽能光伏、玻璃深加工、清河羊絨,衡水特色輕紡、功能材料、工程橡膠、玻璃鋼,邯鄲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基地,推動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努力實現開放型經濟和內聯式發展互促并進。
多集群: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
按照協同創新、集群集約、智能融合、綠色安全等新型工業化要求,依托現有優勢產業集群改造提升一批,支持清河羊絨、白溝箱包、安平絲網、辛集皮革、平鄉廣宗曲周自行車、寧晉電線電纜、孟村鹽山管道、永年標準件、昌黎葡萄酒、定州體育用品等有影響力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強化技術創新、標準引領,實施升級改造,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較強影響力的區域品牌;依托開發區、工業園區集聚發展一批,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以產業鏈為紐帶,引導企業入園進區,建立完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一批產業層次高、集約集聚水平高、綠色發展水平高,在國內具有轉型升級引領作用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園區;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培育一批,以生產整機產品的大企業為龍頭,吸引和帶動專業化配套企業集聚發展,形成一批“整機+配套+服務”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到2020年,培育100個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省級以上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達到100個,培育30個省級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縣(市、區)。(米彥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