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觀察】向垃圾宣戰,迎接綠色雄安
本網評論員 胡安琪
近日,按照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部署,雄安三縣先后召開環境衛生整治動員會并發布實施方案,集中開展城鄉垃圾整治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以實際行動提升新區整體環境水平,打造天藍水凈、整潔有序的新風貌,打響了一場垃圾清理攻堅戰。
夯實基礎,鞏固根本。環境治理是一項事關千家萬戶的市政基礎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雄安新區的垃圾治理戰,事關雄安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與生活,事關干部群眾能否以全新、良好的姿態迎接新生活,更事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雄安新區宣布設立之前,有些村莊沒有實行垃圾轉運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加上“散亂污”企業的工業排放,納污坑塘較多。向垃圾宣戰,體現了雄安新區以良知、責任、擔當取信于民,正視問題、不逃避不掩飾的坦誠態度,以及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還清環?!皻v史欠賬”的決心。
環境清理是一場攻堅戰,需要集中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雄安新區要求,5月1日前三縣要把原有的存量垃圾,包括村邊、路邊、坑邊的垃圾全部清理完、處理掉,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環境清理更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標本兼治、多點聯動。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是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任務之一。如果沒有打好這場持久戰,“垃圾圍城”的現象將在雄安新區上演,綠色智慧新城也就無從談起。
所喜的是,雄安新區設立一年來,雄安新區管委會深入實施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制定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三年工作整體方案,依法推進“鐵腕治污”。經過一年持續不斷努力,白洋淀生態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上游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效初顯,水域生態藍色空間得到充分保護,遷徙到白洋淀棲息、繁衍的野生鳥類數量和種類均顯著增加。
打好這場垃圾清理戰,新區三縣要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垃圾收集、轉運和消納處理的流程,提升垃圾處理的水平,建立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做到全域市場化,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強化監督,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實現“干凈、整潔、繁榮、有序”的目標。同時,要全面提升干部群眾對環保的重視,讓“新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我為新區做貢獻”成為社會主流意識,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實現雄安人從農民變市民、市民變新市民的觀念升級,讓“新雄安人”共迎綠色雄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