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文博會】河北“曬”出靚麗文化發展成果
新華網石家莊5月11日電(張鵬 王永康)從穹幕激光投影“雄安眼”到可以與人語音互動的教育機器人“冠冠”,從生態文明建設范例“塞罕壩”到產業創新轉型代表“唐山”……河北在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展出了一系列文化改革發展的最新成果。
河北展區外部造型以長城為背景,猶如一只飛舞的鳳凰。王永康 攝
河北展區位于1號文化產業綜合館的西南方向,面積達500平方米。展區造型獨特,以巍峨雄偉的長城為背景,猶如一只飛舞的鳳凰,寓意“一體兩翼,協同發展”。展區以“燕趙文華,美麗河北”為主題,共分為“同”“融”“名”“創”“傳”五大板塊。 “同”板塊分為“魅力雄安”“激情冬奧”“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塞罕壩”三部分。在“魅力雄安”展示區,穹幕激光投影“雄安眼”成為一大亮點。觀眾站在“雄安眼”前,觀看視角可達到150度以上,可以欣賞到雄安新區超高清航拍畫面。
在“雄安眼”前的操作臺上,觀眾可以通過點擊屏幕欣賞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360度全景影像。王永康 攝
“激情冬奧”展示區展出了我國第一套以中小學生為讀者對象的冰雪運動全媒體教材《冰雪運動》,讀者可以通過掃描書中二維碼欣賞專業運動員的示范和精彩比賽鏡頭。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塞罕壩”展示區,一座造型雅致、晶瑩剔透的水晶獎杯在綠色背景襯托下熠熠生輝。這就是去年聯合國頒發給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地球衛士獎”獎杯實物,也是它首次在國家級的展會上亮相。
去年聯合國頒發給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地球衛士獎”獎杯首次在國家級的展會上亮相。王永康 攝
在“創”板塊,唐山作為河北省綠色發展、創新轉型的代表之一,運用地屏與墻屏互動的方式,向觀眾們展示了“京東寶地”在文化產業、高端裝備、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引領作用。 “名”板塊、“融”板塊和“傳”板塊分別展示了河北“名人”“名作”“名企”“名品”代表,《中華好詩詞》VR、IPTV3.0+技術三朵云、哇阿兒童智慧課堂、智能教育機器人“冠冠”等高新技術產品以及代表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的各類文化精品,充分展示了河北省優秀的文化成果。
圖為《中華好詩詞》VR體驗區。王永康 攝
在文博會河北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發布推介暨簽約儀式上,河北廣電無線傳媒“點播院線+4K IPTV”融合創新項目、石家莊玖泰學創文化產業園、中國灤平電子競技特色小鎮項目、唐山華星冰上運動新城項目等14個文化產業項目進行集中簽約,總金額達154.8億元。據悉,經過前期的對接洽談,文博會期間,河北省共有31個項目簽約,簽約總金額達318.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