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讓燕趙瑰寶煥發新光彩
燕趙文創產品閃亮深圳文博會
“文化+”讓燕趙瑰寶煥發新光彩
5月12日,河北展區“文創大集”內人頭攢動,“郭氏鐵板浮雕”傳承人郭海博先生的現場展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記者趙海江攝
風輕輕吹,碧空如洗,5月12日的深圳美麗迷人。本屆深圳文博會舉辦第三天,開館不到一小時,河北展區人氣爆棚,特別是獨具燕趙特色的精美文創產品,在“文化+”理念的推動下盡展產業新活力、新魅力,大量參觀者駐足品鑒和購買。
“‘文化+’是什么?對于民間工藝來說,我覺得是‘文化+創意’‘文化+科技’‘文化+推廣’等多種層面的融合。”省級非遺“郭氏鐵板浮雕”傳承人郭海博告訴記者,隨著客戶要求的不斷提高,許多作品開始融合新技術、新技法,老手藝拓展出新的表現形式,更受國內外收藏者歡迎。
不遠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郝友友手拿灼熱的烙鐵,全神貫注地在木板上燙染描繪,他的身后掛著十幾幅參展作品,多是古村落民居、草垛、田野等鄉土題材的作品。“在文博會上,創新、創意成為主流趨勢,我深深感受到一種新的挑戰。”郝友友說,去年參加文博會,他發現自己80后的女兒創新的飛禽類作品,比他自己的傳統題材更受歡迎。今年他特意多帶了幾幅女兒的作品,很快就被預訂一空。“有個詞叫‘不破不立’,烙畫這門藝術已傳承百年,當前需要在創意、審美上破舊立新,希望新一輩的傳承人能承擔起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雙重任務。”郝友友感慨地說。
燕趙大地的文化瑰寶豐富多彩,蔚縣剪紙、長城磚刻、古籍印刷、景泰藍技藝……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都在“文化+”的引領下創新開拓,在交流融合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邢瓷白如雪、定瓷白中透黃、唐山陶瓷絢爛多彩……在“冀瓷瑰寶”展區,陳列著多件瓷器精品。“走產業化道路,一定要勇于創新開拓,賦予傳統藝術新內涵。這次我們帶來了黑刻《將相和》《胡服騎射》等作品,不僅注重藝術收藏,更強調實用性。”冀南磁州窯藝術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振宇以瓷為紙、以鐵當墨,作品質樸厚重,讓人眼前一亮。他告訴記者,除了制作高端藝術瓷器外,他們還融合現代時尚元素,推出一系列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實用瓷器,“關注新的審美情趣,了解當前新需求,讓古老的文化產品順應潮流和時代的發展。”
“跨界融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經使文化產業成為河北的一張名片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博會現場,省文化廳黨組書記王離湘說,文化瑰寶一脈相傳,科技的助力,新創意的加入,都使得古老瑰寶煥發新光彩。文博會上河北展區許多展品飽含著河北地域文化特色,又彰顯著與時俱進的時代新時尚,向世人展示著我省各類文化精品在今天的傳承與發展。今后,我省還將在“文化+”引領下,積極推進文創產品開發、數字化建設、產品工藝改進,繼續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讓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記者龔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