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建成全國首座“無煙城”
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記者近日從中國石化獲悉,在河北,用地熱替代燃煤供暖,地熱發展區域已擴展到容城、博野、辛集、東光、故城等15個市(縣)區,河北地熱供暖能力達1500萬平方米,其中雄安新區的雄縣、容城兩縣達580萬平方米。
所謂地熱資源就是以水為介質把熱帶到地表的溫泉水。雄安地熱資源非常豐富,分布有三個大中型地熱田,地下熱水資源分布廣、埋藏淺、溫度高、儲量大、水質優、易回灌。僅雄縣全縣就有約六成面積蘊藏地熱資源,地熱水儲量821億立方米,地熱出水溫度最低也有55攝氏度,可替代66.3億噸標準煤。
如何才能利用好這些地熱資源?2009年,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公司與雄縣政府簽訂地熱開發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雄縣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據介紹,新星公司利用先進的尾水回灌技術,“只取熱不取水”,實現100%同城回灌,實現地熱能可持續利用,確保了地下環境的平衡與安全。
過去,雄縣與中國大部分北方地區一樣,每到供暖季便用燃煤取暖,環境污染嚴重。截至2017年8月,中國石化在雄縣的地熱供暖能力已達450萬平方米,成功將雄縣打造為全國首座“無煙城”,一改傳統燃煤方式供暖,依靠地熱實現供暖全覆蓋,并向自然村延伸。
“雄縣淘汰燃煤鍋爐,實現地熱集中供暖,積極推進地熱供暖替代農村散煤供暖,每年可替代標準煤12萬噸,縣城基本實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塵零排放。”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雄縣地熱供暖形成了一套技術可復制、經驗可推廣的“雄縣模式”。目前已滾動發展至容城、博野、辛集、東光、故城等15個市(縣)區,河北供暖能力達1500萬平方米。而雄安新區將建設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全球樣板。
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地熱資源豐富。每年可利用熱量折合標準煤3.43億噸,占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總量的87%,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18億噸。(記者 董禹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