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強河北省電子政務建設
發展電子政務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改善我省發展環境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省電子政務發展迅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諸如政務數據開放程度低、在線服務能力不足、體制機制不健全、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全面加強電子政務建設。
加快云平臺建設,實現政務大數據共享
通過政務云平臺建設,將分散在不同層級、不同地區、不同職能部門的電子政務系統統一運營和管理,把各個孤立的系統連接起來,向社會提供規范統一的服務。
樹立政務大數據共享理念。政務大數據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數據資源“深藏閨中”是極大的浪費。政府各部門要強化大數據思維,打破部門界限,樹立政務數據公有、數據共享增值的理念,提高對政務大數據整合共享的認識。
加強系統資源整合。打破政務信息壁壘,必須建立互聯互通的電子政務網絡體系。要加快推進政府網站群建設,著力打造我省信息交換與共享的政務云平臺。推動電子政務軟硬件資源動態調配,系統開發、硬件采購、運行維護皆由云平臺統一管理,以實現全省政務數據標準統一、平臺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
推進數據信息共享。根據國家電子政務相關方針政策,制定促進我省政務大數據開放共享的數據標準。以網上辦事流程為核心,梳理政務流程,制定業務流程標準,對不合理的政務流程進行再造。在不同的政務系統之間建立連接通道,實現跨部門、跨地區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宏觀經濟數據庫,建立全省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共享交換體系,推動公共數據資源統一匯聚和依法依規集中有序開放。
打造智慧政府,優化投資發展和營商環境
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打造智慧政府,實現政府智慧治理和公共資源的智能化配置,優化投資發展和營商環境。
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寬帶河北”建設,加快實現包括全省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光網全覆蓋,提高4G網絡覆蓋范圍和質量,加大5G網絡技術應用力度,盡快在全省縣級以上城市主要公共區域實現WIFI免費接入。
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省政府門戶網站為依托,建設全省統一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通過規范網上政務服務事項,優化網上政務服務流程,逐步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全面提升我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水平,推進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向手機客戶端、自助終端延伸,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方便。
推動政府管理升級。充分利用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和電子政務系統中的業務數據,對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產業經濟等多個領域的運行狀態進行即時分析和監控,用數據資源調配公共資源,實現社會的智能化管理,從而有效提升政府的資源統籌效率和管理決策能力。
完善體制機制,保障電子政務系統有效運行
政務云平臺雖然提供了資源整合的技術可能,但要真正實現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還需綜合施策,不斷完善相關體制機制。
建立完善政府部門協調機制。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全面梳理行政機關、公共事業單位的網上政務服務事項,加快建立健全省市縣行政審批網上服務中心,通過簡化優化政務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送達等流程,明確辦事細則、縮短辦理時限、提高服務效率。
建立健全電子政務標準體系。按照國家電子政務技術體系建設要求,制定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技術規范、數據共享、業務辦理、數據編碼和格式標準及交換接口規范體系,推動技術標準規范應用和實施。
構建京津冀政務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建立京津冀電子政務數據共享目錄和支撐平臺,促進與京津政務信息共享。推動京津冀政務數據開放對接,提高政務大數據開放共享程度,實現與京津政務資源共建共享。加快京津冀電子認證體系建設,逐步實現認證證書互認、認證結果互認和認證信息共享。
強化網絡安全,提高電子政務系統防護能力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電子政務系統包含大量個人隱私、公眾權益、經濟數據、政策信息和國家機密,保證其系統安全至關重要。
建立健全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電子政務系統網絡安全制度建設,做好電子政務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評測和風險評估,制定電子政務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預案。界定電子政務各平臺、各系統的安全責任,明確政務數據采集、存儲、傳輸、應用、共享等各環節的具體要求、邊界范圍和責任主體,構建一體化的安全技術支撐體系。
加快構建網絡安全信息協同機制。各級政府部門要善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電子政務系統安全威脅進行感知、追蹤和分析,及時采用識別威脅網絡安全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并通過網絡安全信息協同機制,將自身系統產生的安全信息、情報,與其他政府部門和第三方安全機構共享,實現一處出險全網共同治理。
開展技術攻關,逐步實現關鍵設施替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網絡安全最大的隱患。”要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力度,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開發安全可控的軟硬件產品,逐步實現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存儲系統、網絡設備等軟硬件產品的替代,保障關鍵部門關鍵設備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