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慧社區的政策方向初步形成、推進內容已見雛形、多元主體正在培育。《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了智慧社區建設這一目標,未來就是要建設設施智能、服務便捷、管理精細、生態宜居的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建設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這是因為社區為城鎮化、信息化提供了相交、相融的理想平臺。
第一,推動社區智慧治理現代化是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中之重。實現治理現代化,短板是社區治理。社區智慧治理必將成為政策重點支持的方向。
第二,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向智慧社區聚焦。智慧城市建設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廣域區域特別是城市群方向擴展,另一個是向微觀的區域、縱深的領域延伸。智慧社區是未來建設的一個重點方向。
第三,“互聯網+城鄉服務”越來越向社區延伸。尤其是近年來,各項信息惠民政策走向城市,城市采取各類辦法打造智慧社區,推動信息惠民政策服務社區市民。
第四,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催生越來越多的智慧社區。中國的城鎮化仍然在快速發展之中,鄉村振興是未來重大政策方向。中國城市型社區有十幾萬個之多,農村社區的范圍不斷擴大。城鎮化與信息化在社區相遇帶來了智慧社區的巨大發展。
抓住智慧社區建設的機遇,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首先有利于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社區離普通市民最近,最容易讓人產生獲得感、幸福感。其次有利于提高城市和社區的吸引力。目前在城市層面搶人,未來會在社區層面搶人。智慧社區建設是加分項目,能夠提升社區活力。三是有利于滿足消費擴大內需。智慧社區建設有利于養老、家政、休閑、康養等一系列需求的滿足,包含著龐大的商業機會。四是有利于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社區數量龐大,未來將集聚七成甚至更多人口。投資社區就是投資未來,這已經引起了許多機構投資的重視。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是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關鍵是要形成合力。
首先,要重視智慧社區的組織協調。尤其要重視智慧城市部際協調小組、全國社區建設部際協調小組的作用,要為智慧社區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要進一步推動智慧社區的標準化建設。標準化的工作推進,有利于降低同類型智慧社區建設的時間成本、投資成本。
第三,要重視發揮市場化的力量。借助智慧社區建設,培育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形成共建、共營、共享的良好生態。
第四,要打造一批樣板型的智慧社區。要在不同類型、不同發展水平的城市,選取一批樣板型智慧社區,推動互相借鑒,加快智慧社區健康發展。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 馮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