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藝術教育專家赴雄安新區開展暑期師資培訓
雄安新區“互聯網+藝術教育”教師實踐基地揭牌。騰訊供圖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雄安新區教學實踐基地揭牌。騰訊供圖
7月6日,來自雄安三縣近300所中小學的700多名專、兼職藝術教師齊聚白洋淀開啟為期4-8天密集又充實的“藝術特訓”。這是去年11月“藝術行動”啟動后,騰訊聯手荷風首次開啟暑期教師特訓營。“藝術行動“旨在發揮互聯網企業的連接能力,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方式推進青少年藝術啟發及教育普及。去年11月,騰訊聯合北京荷風藝術基金發起成立了青少年藝術啟發平臺,騰訊基金會宣布捐贈2000萬用于鄉村青少年藝術啟發及教育。
重視核心素養教育,發展教育創新
7月6日上午,騰訊、荷風基金會、首師大美術學院及音樂學院專家團等共同出席藝術行動暑期特訓營開營儀式。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雄安新區迎來新時代,新區未來要構建雄安特色、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新時代需要全面發展具備創新精神的建設者,藝術教育則是培養孩子們創新思維、自我表達、綜合審美等核心素養的重要教育內容。“藝術行動”致力于通過互聯網和科技連接教育資源、探索“互聯網+”的教育創新新模式,與新區發展教育創新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攜手藝術教育頂級專家團隊,因地制宜帶來改變
藝術行動邀請了頂級藝術教育師資培訓團隊,包括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剛教授、首師大美術學院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尹少淳教授、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王曉彤、副主任段鵬、美術教育專家候令、河北省教育學會藝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齊龍騰等。擁有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副院長、教授、名師們不僅親赴雄安授課,更在培訓前通過一線調研詳細了解了當地藝術教師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并為本次培訓定制了美術和音樂的專屬培訓方案,確保老師們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孫滌表示,本次美術師資培訓將重點圍繞線上課程與當地老師的實際教學如何良好互動,并通過與雄安教師們的分組教學示范為雙師課堂打好基礎。此外培訓還將開設小班藝術創意工作坊,從如何培訓及鍛煉學生創意表達和創意思維入手,為教師們提供可落地的實踐教學方法。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剛教授代表音樂專家團隊致辭,藝術教育的目的并非要孩子們都成長為藝術家,而是希望通過藝術教育讓孩子們開眼界,認識多元的藝術和文化,提升孩子們的綜合審美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和自信心。以音樂教育為例,它能夠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本次音樂培訓是“零基礎訓練合唱團”,合唱是最普世的享受音樂的方式之一。零基礎教學課程內容涵蓋了合唱的發展史,到如何組建、指揮、訓練一支合唱團等多方向內容。通過7月7日-13日整整7天的訓練營,老師們可以快速掌握組建合唱團的幾大要訣和絕對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騰訊、雄安共同探索互聯網+藝術教育新模式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藝術教育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它是藝術素養形成的途徑之一,而學校藝術教育又是實施美育的最主要的方式和內容。培養藝術素養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塑造全方位人才的重要過程。“藝術行動“承載的不僅僅是對當地學生藝術教育水平的提升期望,更是一次騰訊、雄安共同探索藝術素養培養的嘗試。
“藝術行動“自啟動以來,經過一線調研和專家組研討,提出了“互聯網+藝術教育”的整體解決方案:包含為孩子們打造的音樂和美術素養線上課程,和基于線下教師培訓的音樂合唱及美術創意表達教學實踐,以及課外社團組建到組織合唱節、美術展等藝術教育成果匯報,形成教育閉環。旨在讓藝術素養和藝術實踐教育雙管齊下,并通過互聯網鏈接頂級教育資源賦能在地教師,提升教學效果。
開營儀式上,雄安的兩所小學被選為“互聯網+藝術教育”試點基地。由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梁東新,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品牌總監洪媛和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創始人李風共同揭牌。
參與方式創新,線下培訓同步線上直播
為了讓更多老師有機會參與專家培訓,將由騰訊課堂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持并作為官方唯一直播平臺對為期6天音樂合唱培訓進行直播,并聯動河北省教研所、天津音協、山東省單縣教育局、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教育局、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教育局、陜西洛南縣教育局、四川仁壽縣教育局及江西、廣西、四川、河北、陜西、云南、黑龍江、湖北8省近200所希望小學的音樂教師參與。
騰訊課堂將作為本次課程的唯一直播平臺,是中國最大的職業教育在線平臺,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公平的教育,以在線教育的模式提供給大眾平等的溝通權益。本次“藝術行動”攜手騰訊課堂,將發揮自身互聯網平臺、技術及媒介優勢,推動線上線下藝術教育新模式的研發和推廣,以最簡單的參與方式將互聯網的輕松便利帶給老師們,助力兒童的藝術教育普及和教育均衡發展。
白洋淀的盛夏,彩荷印日連天。雄安新區的藝術教師們的熱情卻絲毫不輸給競相開放的白洋淀荷花,我們共同期待老師們的這份熱情和藝術行動一起點亮孩子們的未來。(記者 王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