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區域生態治理“紅黑榜”
開篇語
按照《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和“雄安新區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相關要求,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有力領導下,新區各部門及三縣積極啟動和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改善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新區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為了給各相關部門、單位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做法,同時震懾污染企業和相關責任人,中國雄安官網和雄安媒體中心在雄安宣傳中心指導下,聯合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推出《白洋淀區域生態治理“紅黑榜”》,不斷推動新區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工作向縱深發展。
紅榜: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上世紀70年代,白洋淀水域污染日趨嚴重,為截留排入白洋淀的工業污水,保定市修建了唐河污水庫,該污水庫分為南北兩個庫區。其中,南污水庫使用2年后棄用,而北污水庫由于各種原因,運行至2017年8月才停止使用,已超期使用了近40年。由于沒有進行庫底防滲處理,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此外,唐河污水庫庫尾距離白洋淀只有2.5千米,對白洋淀的水環境質量構成嚴重威脅。河北省委省政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唐河污水庫治理工作,將其列為環境整治“一號工程”,并由中國雄安集團投資招標進行治理。2018年5月,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正式啟動。
6月25日,唐河污水庫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人工播種。記者馬夢迪 攝
一期工程包括北庫上游7.5公里庫內疑似歷史遺存爆炸物挖掘、清理及外運處置;約15萬立方米存余高濃度污廢水原位達標治理;約11.8萬噸固體廢物清理、外運與處置(含約1萬噸高風險廢物);地下水污染監測、庫區防護圍擋、信息化應用等環境風險防控。
為加快改善唐河污水庫污染面貌,逐步恢復庫區生態系統,構建南、北庫生態對照組,銜接唐河河谷郊野公園建設,規劃在南、北庫庫區各17公里以“草花植被”為主開展生態修復與恢復。
6月25日唐河污水庫試種區植被已經發芽透綠。記者馬夢迪 攝
中國雄安集團創新工作方法,充分借鑒市民服務中心、植樹造林項目BIM、CIM系統建設,強化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應用,同時進一步挖掘大數據在環境治理類項目上的應用,以更加科學的方式方法,進行唐河污水庫治理。
截至目前,唐河污水庫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進展順利,基本完成現場疑似歷史遺存爆炸物探測與挖掘工作,累計完成排爆面積102.5427萬平方米;存余污水全部達標處理;基本完成一般固體廢物清運工作,累計清理運輸121082.94噸;完成7號庫含砷疑似危廢外運工作,累計外運7468.98噸;完成1號庫含鉛疑似危廢外運工作,累計外運1058.57噸;完成1-8號庫庫區生態修復工作約50%。下一步,待庫區內地表附著物和用地征遷工作完成后,啟動剩余生態修復工作。這標志著雄安新區第一項重點污染治理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為下一階段的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黑榜:“散亂污”反彈企業——雄縣雄州鎮廣瑞制袋廠遭取締
7月2日上午,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接到群眾實名舉報“雄縣雄州鎮東安各莊村村主任林大森——生產塑料袋企業違法生產,偷偷生產,企業位于雄昝公路路南華強汽修廠東側”后,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對該企業直接查處。當日下午15:30左右,新區生態環境局聯合雄縣環保、公安及雄州鎮政府對該企業進行了查處。
查處雄縣廣瑞制袋非法生產現場圖片。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該企業位于東安各莊村,原名為兄弟塑料廠,負責人為東安各莊村村主任林大森,但他已將企業進行了轉讓,并改名為廣瑞制袋,該企業為“散亂污”已關停取締類企業。現場勘查時,該企業仍在生產,配電柜上由雄縣環保局粘貼的封條已被撕毀,且企業考勤表顯示,自3月1日至7月1日企業工人一直正常出勤,屬典型的“散亂污”反彈現象。
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立即對該企業進行“兩斷三清”,拆除變壓器等用電設施,對生產設備、產品及原材料等進行清除。雄縣公安局環安大隊對企業擅自撕毀封條、私接用電、違法生產進行詢問調查,同時根據環保網格化監管要求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問責。
查處雄縣廣瑞制袋非法生產現場圖片。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對此,新區生態環境局要求該鎮組織人員,繼續對舉報區域開展全方位排查,利用用電量對比等方式查找“散亂污”反彈痕跡,一經發現,頂格處理;雄縣環保局、供電公司、公安局等部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回頭看工作,舉一反三,對用電量異常用戶進行逐戶調查解剖,嚴格落實“兩斷三清”標準,堅決杜絕“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
問責情況:一是雄縣公安局對該企業負責人李廣瑞依法行政拘留十四天。二是給予主管副鎮長、包片領導黨內警告處分;給予該村黨支部書記、包村干部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雄州鎮鎮長進行誡勉談話,責令鎮黨委書記向縣委縣政府作出深刻檢查;停止東安各莊村村委會主任林大森一切工資福利待遇,進行離崗教育六個月。三是責令雄縣環保局主管領導、監察中隊隊長寫出深刻檢查。(中國雄安官網記者 封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