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7月29日電(實習記者王梓瑄 栗杰)創客已成為雄安亮麗的一張名片。不僅是外來的創客們,本地在外的游子聽到新區設立的消息也加入雄安創客的行列。記者來到雄安新區雄縣采訪創業者劉存,他說:“雄安新區的設立孕育了一批青年創業者,我既是創業者,又是引導青年創業就業的一員。”
58同鎮帶動群眾就業
2015年,劉存就加入了農村淘寶。依托這個平臺,劉存既幫村民代購產品,也幫助村民把本地產品外銷出去。農村淘寶的成功使得劉存萌生了新的想法:“農村淘寶已經打通了物流渠道,我想把信息流通的渠道也打通。”
2017年,劉存經現今合伙人的介紹,接觸到了58同鎮。58同鎮是以鄉鎮為單位,提供本鄉鎮內招聘求職、房產車輛交易、交友征婚、找物尋人等生活服務類信息的平臺。他一開始只在雄縣試運營,發現可行之后就直接申請了雄安三縣的代理權。
58同鎮辦公室。實習記者栗杰 攝
劉存把帶動雄安新區群眾就業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一方面他通過58同鎮發布企業招聘信息,另一方面與雄安新區的一些培訓學校達成合作,為求職者提供學習技能的可靠途徑。
潘利鋒家在北京,但雄安新區的設立讓他感覺發展空間很大,也產生了去新區工作的想法。他通過58同鎮的介紹順利圓夢,在河北雄安一家網絡科技公司從事網站開發。
雄縣人張芳原先是一位全職媽媽,新區的成立激起了她對工作的向往,“當時也不知道在哪兒找工作,后來發現了58同鎮,通過創業培訓,我也成了一名創客,現在加入了劉存的團隊,做新項目的平臺搭建。”
截止到2018年7月,在58同鎮上達成就業意向的人員已突破1000人,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的人員已近300人。
“青創會”助力青年創業
“我擔任過村干部,所以我身上就有一種責任感”劉存說道,“我想更快更好地幫群眾找到工作。”在雄縣人民政府民政局的支持下,由劉存創辦的“雄縣青年創業促進會”(以下稱“青創會”)于今年2月份成立。“成立‘青創會’的主要目的在于為雄安新區青年創業者提供政策、法規和財務方面的咨詢與幫助,避免他們在創業的時候走彎路。”劉存說。
問及是否需要自帶項目或技能時,劉存說:“如果沒有項目我們可以幫助孵化項目,沒有技能我們可以組織培訓。群眾需要啥,我們就提供啥。”
“青創會”成立初期,哈佛大學的海歸博士后楊景周帶著3D打印技術回到雄安,為了更方便地對接政府,楊景周選擇通過“青創會”尋求幫助。正是在雄縣青年創業促進會的推動下,楊景周的創業計劃得到了新區管委會的了解和重視。
“我們每兩個星期開展一次青創下午茶,目的是對接企業和青年創業者,為他們提供一個線下交流的平臺。”劉存介紹說:“青創會還計劃成立多個專業委員會,為相關創業者做實際指導。就在7月26日我們剛剛成立了第一個建材專業委員會。”
帶動就業 步履不停
劉存現在已是雄縣農村淘寶項目的負責人、雄安58同鎮的代理人,也是雄縣青年創業促進會的副會長。劉存說:“我現在有專業的團隊。就58同鎮的團隊來說,包含文字編輯,美術編輯,IT等崗位,架構比較完整。”目前,劉存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策劃了一個名叫“58同鄰”的新項目,計劃以社區為單位為廣大求職者提供信息服務,項目已經上報北京總部。
劉存表示:“我們正在將58同鎮逐步滲透到農村,做農村百姓身邊的好幫手。”在河北省大力提倡“雙創雙服”的背景下,劉存還想建立一個助力雙創雙服的平臺,“以此搭建智能服務站,為雄安新區的老百姓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就業信息服務。”
劉存(左)在接受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采訪。實習記者栗杰 攝
雄安新區自設立以來就把雄安新區群眾就業創業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劉存認為,新區在打造高端高新產業發展核心區的同時,也為就業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還會帶領我的團隊,把58同鎮和青創會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讓更多新區群眾找到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