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雄安區塊鏈造林項目建設指揮大屏。
中國雄安官網7月31日電(記者崔利杰)雄安新區將是以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治理作為支柱的數字城市。談數字城市,就必然要提區塊鏈,對于區塊鏈,多數人可能感覺很陌生,它究竟是什么?新區投入使用區塊鏈技術有什么作用?又將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數據庫 信息不可篡改
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
拋開嚴謹復雜的技術層面的表述,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技術是新的,但解決的問題卻非常古老——記賬問題。打個比方:區塊鏈就是由一個個按時段記錄往來結果并拼接成一個大帳本。這個大帳本沒有統一的清算中心,但是記在上面的每一筆賬目都要同步在所有的記賬先生(節點)的賬本上,這些記賬先生來自與該賬本相關的方方面面,從而保障了這個賬本上的信息安全可靠、不容篡改。
“去中心化,與傳統中心化的方式不同,這里是沒有中心,或者說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意味著記載方式不僅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復制整個賬本的數據。”中國雄安集團區塊鏈技術負責人說。
雄安區塊鏈助力數字城市建設 實現工程透明化
圖為雄安區塊鏈應用。
在建設數字城市的進程中,中國雄安集團推出了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它是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項目集成管理系統,具有合同管理、履約管理、資金支付等功能。有了這個資金管理平臺,就可以變單方管理為可視化的多方管理,對資金流向全程透明監管。
雄安新區的工程項目,都將遵循“三個透明”的原則,即合同關系透明、工程履約透明、資金支付透明。雄安區塊鏈管理平臺多層主體均為三透明,能夠有效實現項目全鏈條合同連續、工程進度明確、資金流轉封閉等效果,真正做到工程項目全流程“穿透式管理”。
企業與總包商之間,總包商與分包商之間、分包商與施工人員之間所有的合同都上傳到區塊鏈平臺,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把付款路徑確認下來,可以實現一鍵式、穿透式付款。
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主要解決傳統工程項目中的痛點問題,如違約轉包、資金挪用、形成工程安全質量隱患;小微企業賬期長、融資難、融資貴;農民工維權難、不能及時足額拿到工資等問題。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10萬畝苗景兼用林、截洪渠、唐河污水庫、容西污水廠等項目都應用了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實現鏈上運營企業近700家,累計管理資金近9.4億元。
雄安區塊鏈開發三大金融板塊 實現金融創新
圖為供應鏈關系圖。
“雄安區塊鏈是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里程碑技術,它將對雄安新區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雄安集團區塊鏈技術負責人說,雄安區塊鏈平臺結合新區需求,已經開發出三大金融板塊,為新區金融行業服務。
項目資金支付板塊陸續與多家銀行實現銀企直聯對接,新區中標項目上鏈企業可通過平臺實現項目資金的在線支付。
在資金撥付監管板塊創建資金撥付監管賬戶體系,可有效實現資金撥付管控,減少資金閑置和撥付途中滯留環節,將村民補償款、農民工工資等資金直接穿透支付至村民的銀行卡賬戶中,保證補償資金精準發放,高效合規。
在線融資板塊為向新區項目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適合的應用場景打造在線融資板塊,目前已落地金融系統內第一例完全依靠區塊鏈增信,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授信。
雄安區塊鏈平臺將在雄安集團的引導下,形成可以通行全國的“雄安模式”。基于金融服務鏈,未來可開展數字貨幣等協同創新,并成為各家商業銀行共建共享的金融服務平臺。
目前,國內不少商業銀行都與雄安區塊鏈平臺進行了對接,基于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強耦合,雄安區塊鏈平臺在初期實現資金管理、工程進度管理、合同管理等功能的基礎上逐漸增加貸款管理、運營管理功能。
今年6月,全國首例“區塊鏈-供應鏈”分包商融資業務在中交一航局雄安新區容城縣容東片區截洪渠一期工程成功落地。中交一航局聯合華夏銀行,以容城縣容東片區截洪渠一期工程為應用場景,為分包商提供訂單融資,授信金額400萬元。
“雄安區塊鏈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里程碑技術,我相信雄安新區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最佳的場所,可以按照最新的科技理念進行前瞻性的設計,它必將對雄安新區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雄安集團區塊鏈技術負責人說。
基于“數字匯票”技術,雄安區塊鏈平臺還將推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票據”“區塊鏈+租賃”等創新金融服務。通過建立多方可信計算為基礎的數據交換平臺——雄安數字樞紐,實現多個區塊鏈系統間的動態交互。雄安區塊鏈平臺將在雄安數字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