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津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 創新成果三地共享
協同發展指數四年來穩步提升
4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推進,迸發出蓬勃活力。昨天(2日),國家統計局、市統計局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聯合發布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測算結果顯示,2017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153.99,與2010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7.71個點。“特別是2014年以來,指數出現較大幅度提高,明顯快于2010年至2013年期間水平,表明協同發展戰略對區域發展發揮了明顯的帶動作用。”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龐江倩表示。
據了解,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基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而構建,通過指數測算,對區域發展情況進行監測評價。總體來看,共享發展指數最高且上升態勢最為明顯,創新發展指數呈穩定提升趨勢,綠色發展指數后期上升幅度較大。
區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3%
北京向北230公里,承德縣灤河之畔,河北省首個大數據小鎮正在崛起。小鎮的首個主打項目承德縣德鳴大數據產業園,由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與承德市共建。如今,在津冀落子的大數據企業越來越多,北京創新成果不斷向津冀輻射,協同發展。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和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政策利好激發了“雙創”熱情,對京津冀創新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創新發展指數持續平穩上升,2017年為153.56,與2010年相比,年均提高7.65個點。
在創新投入方面,區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即R&D經費支出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10年的2.72%提高到2017年的3.18%,京津冀三地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差距明顯縮小。
在創新產出方面,區域每萬常住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0年的4.7件增加至2017年的22.7件,增長3.9倍。其中,北京由19.9件增加至94.5件,增長3.8倍;天津由5.0件增加至18.3件,增長2.6倍;河北由0.4件增加至2.9件,增速達到5.6倍。
在創新效率方面,2017年區域每億元研發經費產生的專利授權量為72.7件,比2010年增長60.7%;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別增長64.5%、61.9%和36.5%。
與此同時,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2017年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指數為118.43,與2010年相比,年均提高2.63個點。其中,城鄉協調、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的積極變化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區域城鎮化率從2010年的55.7%上升到2017年的64.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PM2.5年均濃度整體下降39.6%
綠色發展指標,主要包括節能減排、空氣質量、綠色投資、生態建設幾個方面。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綠色發展指數波動上升,2017年為143.22,與2010年相比,年均提高6.17個點;其中2013年至2017年平均上升幅度為9.42個點。龐江倩分析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入實施階段后,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成效明顯,區域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在節能減排方面,區域能耗持續下降。與2010年相比,北京萬元GDP能耗按可比價計算,累計下降31.5%,天津下降35.0%,河北下降34.5%。在空氣質量方面,區域PM2.5年均濃度由2013年的1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6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39.6%。其中,北京由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天津由96微克/立方米降至62微克/立方米;河北由108微克/立方米降至65微克/立方米。
在綠色投資方面,區域節能環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2.9%上升至2017年的5.5%,提高了2.6個百分點。其中,北京由2.2%上升至6.7%,提高4.5個百分點;天津由2.0%上升至3.4%,提高1.4個百分點;河北由4.1%上升至5.3%,提高1.2個百分點。
三地高速公路里程增長超40%
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對老百姓而言,三地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共享水平以及教育基礎水平、脫貧攻堅程度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對統計部門而言,這也是衡量區域共享發展指數的應有之義。
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共享發展指數呈現快速上升趨勢,2017年為216.21,與2010年相比,年均提高16.6個點,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個分指數中水平最高且上升幅度最大。
區域協同,交通先行。從基礎設施共享看,區域高速公路里程穩步延伸,增長超過40%。從基本公共服務共享看,區域人均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快速增加。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人均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和醫療衛生支出合計是2010年的2.3倍,京津冀三地人均支出之比大幅縮小。
在教育基礎方面,區域人口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北京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占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32.8%提高到2017年的37.3%,天津由18.2%提高到26.7%,河北由7.9%提高到10%。
區域脫貧攻堅也取得較大突破。其中,京、津兩地已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河北省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的15.8%大幅降至2017年的1.86%。(記者 陳雪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