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8月15日電(記者封俊龍 實習生楊新明)為落實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要求,改善白洋淀流域水環境質量,修復白洋淀水系生態系統,安新縣對縣域內擁有涉水環節的企業,主要是羽絨企業的水洗工段進行了全面取締,封閉自備井134處,徹底切斷了羽絨企業水污染源。
近年來,安新縣對涉水羽絨企業進行了多輪次整治行動,手續不全的企業已基本清除,留下來的70余家企業都是手續和水處理設備齊全的正規企業。但經檢查發現,“水處理設備停運”“污水直排”等違法現象仍時有發生,監管難度較大,對白洋淀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安新縣痛下決心,對所有羽絨企業涉水工段進行了依法取締,徹底消除涉水羽絨企業的水污染風險。
“這一措施不僅對水污染治理意義重大,也是倒逼羽絨企業轉型升級或外遷的一個重要手段。”安新縣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洗絨這一工段是羽絨企業營收的重要環節,而現在這一工段被取締,羽絨企業的經營成本將大幅提高,如果不能成功轉型或外遷,就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安新縣大張莊村有羽絨企業66家,部分有意愿繼續從事羽絨行業的企業已經自發聯合起來,開始籌備搬遷事宜。雁翎羽絨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公司負責人趙麗表示雖然舍不得多年奮斗的地方,但是對政府的做法能夠充分理解。“雄安新區是生態城市、智慧城市,我們這些存在水污染風險的生產型企業被淘汰是必然的,作為雄安人,我們對政府的這一做法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她說,“想到未來能夠在‘春賞花’‘夏觀河’‘秋望葵’‘冬品梅’的環境里生活,現在我們作出一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除徹底治理涉水企業之外,安新縣還在納污坑塘、河道垃圾、農村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畜禽養殖、淀區清網等方面也進行了整治,全力做好“水”文章。截至目前,安新縣共清理垃圾和水面漂浮物近40萬立方米,拆除河道違建180余處,搗毀、封堵生活污水排放口50余處,關停養殖場(戶)1289戶,累計清理淀區網箱網欄1436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