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8月16日電(記者封俊龍 實習生楊新明)“首開對土小家庭作坊處罰10萬元的先河,對查處的復工反彈‘散亂污’企業首開近80萬元的天價罰單,提高了違法成本,史無前例地做到了全縣土小企業徹底絕跡。”安新縣常務副縣長任永海向記者介紹了在大氣治理方面所做工作時強調的這“兩個首開”和“一個史無前例”。這是安新縣打擊污染企業決心的體現,也是全縣空氣質量日趨向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2017年,安新縣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228天,PM2.5平均濃度0.0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5%,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7.07。在2017年全縣PM2.5年均濃度改善幅度排名中,位列全省第15位、雄安三縣第1名,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在全省2017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2018年上半年,全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7.19,PM2.5平均濃度0.069微克/立方米。
任永海介紹,長期以來,安新縣形成了以“制鞋”“羽絨”“金屬”三大行業為支撐的經濟產業結構,其中一些“散亂污”企業違法排廢氣的行為,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雄安新區設立后,安新縣嚴格落實新區規劃建設要求,對全縣企業進行了綜合整治。尤其是雄安新區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的召開,更加堅定了安新縣環境整治的決心,加快了安新縣污染企業的整治步伐。
安新縣本著“合法企業有序退出,非法企業和攤點徹底清零”的原則,對全縣生產型企業進行了綜合整治,并對有色金屬、針刺氈等傳統低端產業實行“零容忍、一鍋端”,先后關停、取締、整治改造4323家“散亂污”企業。
據介紹,為了保障冬季采暖季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安新縣要求城區246家餐飲飯店、全縣145個學校食堂、32家城區燒烤店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定期維護、抽查,對不符合規定的燒烤店查封12家,取締7家,關停整頓13家。
“前幾年,秋冬季霧霾遮天,連太陽都見不到。新區成立以后,污染企業都關了,露天燒烤沒有了,霧霾天少了,幾乎每天都是藍天白云,空氣也清爽多了。”大張莊村村民張女士的切身感受說明了大氣治理的明顯效果。
“秸稈、垃圾燃燒嚴重影響空氣質量,我們對村莊周邊,縣域主干道路沿線邊溝內雜草、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共清理整修道路邊溝190.6公里。此外,我們還與鐵塔集團合作,通過安裝紅外視頻監控系統,增強基層秸稈、垃圾禁燒監控預警能力,進一步消除燃燒隱患,確保禁燒工作無死角。”任永海強調,“做好大氣治理,給百姓一片藍天。這是縣政府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會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為雄安新區鋪就藍綠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