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啟動“老校長下鄉”計劃
21支支教團隊對口幫扶10個深度貧困縣農村學校
“我們縣近年來投入6.28億元進行硬件建設,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已經和城區不相上下,但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專業水平成了短板。你們的到來,給我們送來了‘及時雨’!”近日,隆化縣教育局局長王彥林高興地對前來幫扶的唐山市路北區實驗小學退休校長張寶麗說。
為充分發揮退休老校長優勢資源,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我省實施了“老校長下鄉”計劃,組織由退休校長、特級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組成團隊,定期到康保、尚義、張北、隆化等10個深度貧困縣基層鄉村學校開展支教工作。首批支教團隊已經分赴對口貧困縣農村學校開始工作,原則上支教時間為2至3年。張寶麗正是首批支教老校長之一。
根據計劃,我省按照“省級統籌、市縣實施,精準幫扶、注重實效”原則,由石家莊、唐山等6個設區市共組建了21支支教團隊,對口幫扶10個深度貧困縣的農村學校。各支教團隊由各市城區優質中小學校退休的校長和退休特級教師組成,同時從當地師范院校選拔大學生志愿者,每位支教老校長配備一名大學生志愿者,共同開展支教工作。每個支教團隊原則上將每月深入到支教學校1次,每次3至5天。
“每位支教團隊教師成員在支教服務期間人事關系、現享受的退休待遇不變。”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級財政為支教團隊專家及助教學生列支專門經費,用于向支教老校長、教師發放講課補助、食宿補助及交通費用等。補助標準按照老校長、教師每人每次不超過3000元、助教學生每人每次600元執行,由省級撥付受援縣為支教團隊發放。各市可根據實際提高補助標準,高出部分由市級財政負擔。受援縣為支教團隊購買意外保險,提供周轉宿舍,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記者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