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農業廳印發《關于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河北省將組織全省100余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貧困村開展精準對接幫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產業扶貧工作中的獨特優勢和示范帶動效應,幫助貧困戶增強“造血”功能,促進貧困村可持續發展,實現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方案提出,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因類施策,分類實施,優勢互補,互利互惠的原則,省農業廳從全省范圍內引導100余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幫扶主體,與貧困縣100余個具有開發條件的貧困村結為幫扶對子。龍頭企業通過基地帶動、產業拉動、就業推動、技能培訓、訂單收購、入股分紅等形勢幫助貧困村、貧困戶開發優勢資源,拓寬增收門路,加快脫貧進程。
基地帶動型:立足貧困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龍頭企業到貧困村建設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原材料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倉儲物流基地。鼓勵貧困村組建專業合作社,貧困戶自愿入社,合作社以土地等要素入股的形勢參與到龍頭企業基地生產經營中來,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農戶”的模式,促進貧困村、貧困戶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推動貧困戶增收、貧困村脫貧。
特色產業拉動型:龍頭企業結合自身優勢,以當地傳統特色種養業、特色加工業等為主要內容,科學客觀分析結對貧困村產業現狀、資源優勢,找準發展重點和突破口,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積極培育特色產品品牌,提高產品品質,形成規模效益和品牌效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貧困戶收益。
就業推動型:龍頭企業開發長期、中期、短期等各種就業崗位,通過勞務協作、就業服務等措施,幫助貧困村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到龍頭企業就業,爭取實現有勞動意愿的貧困戶人人有崗位,促進貧困家庭從根本上實現脫貧。
技能培訓型:龍頭企業結合自身發展方向和特點,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人口開展種植、養殖、特色加工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促使其掌握先進的實用技術或就業技能。組織有意愿的貧困家庭大學生自主創業或到龍頭企業見習實習,接受創業就業指導,增長知識才干,助力家庭早日脫貧。
訂單收購型:龍頭企業直接與貧困戶簽訂合約,規定雙方的權力和義務,貧困戶按照合同規定的數量、質量要求進行生產,龍頭企業提供生產本次活動原材料和設施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派技術員全程跟蹤指導,幫助貧困戶解決各種技術難題,并按照合同規定的保護價格、數量收購農產品。收購價一般應高出市場價一定比例,探索企業收購農產品的差價損失由政府補助模式。
入股分紅型:探索各級政府支持貧困村的專項資金以股份的形勢入股龍頭企業,讓貧困戶成為企業的股東,引導龍頭企業定期給貧困戶保底分紅,不斷增加其收入,鞏固脫貧成果。
河北省還將強化政策支持,現有支農強農惠農資金優先向“百企幫百村”龍頭企業傾斜,省農業產業化增信基金項目、農業產業化貼息類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動項目、蔬菜產業發展項目、中藥材產業發展項目、優勢特色主導產業項目、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產地初加工項目等都將對龍頭企業和結對貧困村給予重點幫扶支持。(記者趙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