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雄安新區管委會獲悉,今年以來,雄安新區通過“電代煤”“氣代煤”、地熱供暖、推廣生物質燃料、錯峰用電等多種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確保群眾溫暖清潔過冬。
三縣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分別制定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推進方案,明確相關部門和鄉鎮責任。入小區、入村莊、入農戶……早在幾個月前,三縣就組織黨政機關、鄉鎮、社區、農村干部和駐村工作干部,對本地區冬季供暖情況全面摸排,詳細了解供暖情況,檢查電力、燃氣企業運營保障情況及“雙代”等取暖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安全情況,切實全面掌握供暖工作狀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字準,落實到戶。
在“氣代煤”改造過程中,雄縣強化燃氣安全意識,綜合利用電視、廣播、條幅、標語、村內大喇叭等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用氣常識,逐戶發放安全手冊、明白紙,入戶進行安全教育。同時設立燃氣便民服務大廳,為繳費維修提供便利之余,定員定點解答群眾疑難問題。在每村設置兩至三名安全巡查員,確保不出問題,半小時內上門服務解決群眾困難。
容城縣將“氣代煤”工作納入全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評體系,建立縣級干部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的分包責任制,強化各級責任,促進工作落實。優化審批流程,將禁煤區改氣項目納入政府審批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原則,建立項目單獨審批、施工監管規范的保護機制。強化項目資金、施工、運營安全監管,及時發現、妥善解決矛盾和問題。截至目前,該縣今年新增“雙代”改造用戶1062戶。
安新縣總結去年清潔供暖工作經驗,堅持超前謀劃、冬病夏治,5月份就啟動清潔供暖工作。制定民用散煤管控工作實施方案,在進入縣域主要路口設立5個縣級檢查站,組建縣、鄉、村三級管控隊伍,建立網格化管控機制,堵死散煤入口。該縣制定清潔煤取暖實施方案,明確清潔煤推廣補貼標準。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每戶配送1.5噸清潔煤,政府全額補貼。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產生清潔煤階梯價格。政府補貼后,群眾購買清潔煤的價格低于去年及周邊縣價格,大大減輕了群眾取暖負擔。(記者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