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堅持公立醫院藥房的公益性,公立醫院不得承包、出租藥房,不得向營利性企業托管藥房。
隨著醫改實施,公立醫院逐步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公立醫院藥房面臨從利潤中心向成本中心轉變的巨大變化,藥房及藥事工作的發展也備受關注。例如,北京市實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后,在京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北京的一些社區醫療機構則是直接取消藥房,委托有資質的藥企配發藥,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零庫存”,切斷“以藥養醫”利益鏈,市民用藥也可直接配送到家。
意見明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醫療機構藥學部門建設管理,堅持公立醫院藥房的公益性,公立醫院不得承包、出租藥房,不得向營利性企業托管藥房。醫療機構要加強藥品庫存管理,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對易發生短缺的藥品應當保證兩三個月藥量。按照要求做好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保證臨床用藥需求。
在探索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方面,意見鼓勵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商醫保部門制定出臺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政策,明確可開具長期處方的慢性病目錄、用藥范圍、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對評估后符合要求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開具12周以內相關藥品。同時要求首次長期處方必須在實體醫療機構開具。藥品調配時隨藥品同時發放“慢性病長期處方患者教育單”,告知患者關于藥品儲存、用藥指導、病情監測、不適隨診等用藥安全信息。鼓勵藥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為長期處方患者提供定期隨訪、用藥指導等服務。
此外,還要加強藥師隊伍建設,各醫療機構要按照規定配備臨床藥師,由臨床藥師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針對疑難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疑難復雜疾病,要有臨床藥師參與藥物治療和會診,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探索實行藥師院際會診,為疑難復雜疾病患者解決藥物治療問題。同時,鼓勵醫療機構開設合理用藥咨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重點面向患有多種疾病、使用多種藥品的患者。
意見提出探索推進醫院“智慧藥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處方系統與藥房配藥系統無縫對接,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患者客戶端等,方便患者查詢處方信息、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探索開展對慢性病患者的定時提醒、用藥隨訪、藥物重整等工作,重點是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以保障用藥安全。
未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局將加強工作指導和督導檢查,對不履行藥事管理職責,或違反有關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通報批評、追蹤整改,問題嚴重的,將追查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記者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