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新到家”掌門人杜聰:讓夢想在新區熱土上開花
11月15日,杜聰(左)在公司和員工一起研究工作。通訊員劉向陽攝
我是雄安新區本土一名創業者,3年前創辦了安新縣第一家移動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安新到家”。
我是我們家幾代人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曾在保定打工,日子過得平淡如水。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句“唯有創新與夢想不可辜負”的金句點醒了我,那感覺就像一塊火石,一下擦燃了心中回鄉創業之火。
通過調查,我發現一些知名的外賣平臺,還沒有涉足安新的外賣市場,我覺得可以從這兒起步。
租了小區樓下的一間車庫,開始了我的創業夢。從家里拉了一根很長的網線到車庫里,把電腦搬到車庫,一人一桌一根網線,就開始搭建“安新到家”公眾號——一個本地的外賣訂餐配送服務平臺。
想當初,誕生惠普的那個木制車庫,被譽為“硅谷的誕生地”,可以說是全球創客們的向往之地。我的創業也從車庫起步,將來也要實現我的夢想,這樣想著,更加心潮澎湃。
當時正是六七月份,車庫的溫度接近40攝氏度,人進去待不了5分鐘就會汗流浹背,而我一待就是一天。小區里幾個大媽晚上遛彎兒,常碰見我從車庫里出來透氣,每一次瞅我的眼神都不對。后來物業一位大媽聽到反映,以為我在干網絡傳銷,差點兒給派出所打電話報警。
當時沒錢,也招不到人,只有一個叫田利昆的跟我干,風里雨里,我倆24小時在線服務,挑起了“安新到家”當時所有的業務。
記得前年夏天,連下幾場雨,訂單暴增。我們倆雨里來雨里去,坐下來吃碗面的時間都沒有,騎著電動車啃燒餅是家常便飯。那段時間,我經常吃送不出去的外賣。有時拿到家里去,還會被家人一頓數落。但讓我放棄,從心里不甘,我告訴自己必須挺住。
2017年4月,雄安新區設立,我心潮澎湃——創業的大機遇來了!
公司商量接下來如何結合新區規劃建設把事業做大,很快,我們明確了方向:立足雄安新區,做最優秀的上門服務平臺,覆蓋新區以及周邊更多城市。
激動之余,公司做了一件事,就是組織全體員工去做了一次體檢。體檢結果出來之后,逐一給那些“三高”的同事下達了戒煙戒酒減肥的任務,每個人都有一個改善身體狀況的目標,甚至內部還形成了一個相互監督的健身跑步計劃,每天早起在上班之前去跑步。我們相約要保持最好的狀態和新區一起成長。
新區設立后第一個暑期,到白洋淀旅游人數暴增,帶來了大量客流,我們的業務量迎來了第一個暴增期,加盟商家也一下子增加到上百家。今年,一些大的快餐品牌比如肯德基、呷哺呷哺等都在安新落地開店。我們平臺接的團餐一下子多了起來,隔三差五就有一二百份的訂購團餐。
隨著雄安新區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一些全國知名的餐飲網絡平臺將觸角也延伸到了安新縣,我們也遇到了空前的競爭壓力。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客戶流失近半,我每天失眠,焦慮到牙齦出血。很多商家跟我說,你們“安新到家”到頭了,你們干不過大品牌的。
打定主意、堅定方向,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優勢。在別的品牌大規模進行市場補貼的時候,我們著重優化送餐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配送的速度,創新一系列的服務模式,比如超時賠付、送餐后捎走垃圾、順路帶物等服務,每次用戶都寫下暖心的評語。我們的平臺用戶粘性越來越高,隨著競爭對手市場補貼的下降,很多優質的商家又回到我們的平臺。
今年6月,人社部領導和新區領導到安新創業廣場調研。新區優厚的創業政策,領導的高度重視,給了我們這種小公司很大的信心。新區領導平易近人,跟我聊了起來:“大平臺來了,你們要形成差異化發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的行業給說透了,讓我很受鼓舞,也很受震動。
我們以公眾號、小程序、APP為載體提供餐飲外賣、網上超市、跑腿閃送等即時配送服務,并提供家政保潔、清洗維修等上門服務?!鞍残碌郊摇比缃駬碛杏脩魯盗?0000+,有300余家線下商戶,年營業額達2500萬元,創造了百余人的就業崗位,在本地O2O生活服務領域處于行業第一。
在安新創業廣場,免房租,免水電,入駐園區的創業者還可得到10萬元的無息貸款,各種新奇的創意在這里碰撞。一次偶然機會,雄安晨啟安新創業孵化基地的一名負責人介紹我加入了雄安雙創聯盟。聯盟里有30余家創業企業,掌門人都是年輕的面孔。
在前不久舉行的雄安新區首屆創新創業大賽中,涌現出了133個創新創業項目,其中過半數是雄安本土企業的轉型升級、二次創業或本地有志青年的創業項目。
雄安創業,風光無限,我們的夢想是打造一個更高端、更全面的社區O2O生活服務平臺,創建一個叫得響、牌子硬、競爭力強的本土企業。在不久的將來,將“安新到家”變成“雄安到家”。(杜聰/口述 記者 張偉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