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月25日電(記者孫丹)1月24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梳理發現,為支持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出的這份《指導意見》,不完全統計有59處提到“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總體要求中16處提到“改革”
1.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始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這個初心。
2. 緊緊圍繞創造“雄安質量”、建設“廉潔雄安”和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賦予雄安新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
3. 著力在創新發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構建有利于增強對優質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力、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制度體系,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為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作出貢獻。
4. 把黨的建設始終貫穿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階段、各個領域、各個環節。
5. 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進雄安新區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
6. 與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相銜接,加強改革開放的通盤謀劃和頂層設計。
7. 堅持問題導向,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上集中發力。
8. 推動各領域改革開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創新試點示范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先行先試,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9. 把握改革開放工作推進的節奏和力度,既在起步階段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增強啟動能力和持續發展動力,又著眼于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為雄安新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10. 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雄安新區在承接中促提升。
11. 在改革發展中謀創新,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極、高質量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12. 發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走出一條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樣板。
13. 到2022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14. 到2022年,改革開放作為雄安新區發展根本動力的作用得到顯現。
15. 到2035年,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各項舉措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16. 到本世紀中葉,雄安新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基本完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改革開放經驗和成果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推廣,形成較強國際影響力。
重點任務中28處提到“改革”
17.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系統推進有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集聚創新要素資源的體制機制改革。
18. 深入推進疏解到雄安新區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改革。
19. 在疏解過程中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20. 推進職務發明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
21. 放寬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人員在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改革中的持股比例。
22. 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政策決策咨詢制度,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23.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24. 支持在雄安新區設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探索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
25. 推進直接服務民生的公共事業部門改革,探索建立分級社區服務供給網絡,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進城鄉社區服務社會化運作。
26. 推進文化領域改革創新。
27. 支持雄安新區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
28. 深化土地和人口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29. 創新以服務為導向的人口管理機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30. 保障雄安新區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和現代文明成果。
31. 深化人口管理服務制度改革。
32.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
33.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允許農民轉讓土地承包權、宅基地資格權,以集體資產股權入股企業或經濟組織,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建立農民持續穩定的收入增長機制。
34. 推進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建成綠色發展城市典范。
35. 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
36. 研究在雄安新區設立人民銀行機構,推進綜合性、功能性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37. 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優化雄安新區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建設讓人民滿意、讓群眾放心、運行高效的新時代服務型政府。
38.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推動“照后減證”。
39. 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在雄安新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實行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推行容缺受理承諾。
40. 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清理規范行政執法事項,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41. 深化分類綜合執法改革,推動執法力量下沉,探索實行城市管理非現場執法。
保障措施中15處提到“改革”
42. 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改革意識強、能力水平高、敢闖敢干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43. 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
44. 深入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營造風清氣正良好環境。
45.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雄安新區改革開放工作的統籌指導,河北省委和省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雄安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承擔雄安新區改革開放工作任務具體落實責任,并賦予其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創新的管理權限。
46. 各有關方面要按照職責分工,分領域分階段逐項制定支持雄安新區改革開放的實施方案。
47. 積極探索與行政體制改革相適應的司法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
48. 強化改革措施的法治保障,本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改革開放舉措,凡涉及調整現行法律或行政法規的,按法定程序經全國人大或國務院統一授權后實施。
49.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密切跟蹤了解雄安新區改革開放工作推進情況和實施效果。
50. 雄安新區要結合不同發展階段和實際需要,放開手腳,大膽嘗試,確保各項改革舉措有效實施。
51. 河北省要全力支持雄安新區改革開放各項工作,積極主動與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北京市、天津市等加強溝通銜接。
52. 北京市、天津市要積極主動對接和支持雄安新區改革開放各項工作。
點評:文件名有“改革”,通篇是“改革”,從頭到尾都是“改革”。這是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書,是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也是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