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通創新“神經末梢” 推動縣域創新發展
我省發布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
年度實現創新能力大幅躍升的縣(市、區)最高可獲500萬元獎勵
近日,《河北省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2019-2025年)》正式發布,按照分類指導、科學施策、典型帶動、梯次推進的原則,激勵和引導縣域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該計劃最大亮點就是提出了支持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六個一’工作思路,即一套指標來監測、一把尺子來衡量、一組舉措來支撐、一批獎項來激勵、一份報告來指導和一支隊伍來助力。”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建立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年度監測評價結果,該計劃將全省168個縣(市、區)按科技創新能力從高到低分為A、B、C三類,精準發力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快速躍升。
該計劃提出,強化科技創新工作組織保障、加強區域創新發展頂層設計、推進產業技術創新、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加快產業園區發展、壯大創新人才隊伍、開展“雙創雙服”活動、強化政策落實落地等9項內容,是全省各縣(市、區)均要著力推進的重點任務。各地應結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需求,合理配置創新資源,不斷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由于創新能力不同,該計劃還加強了對A、B、C三類縣(市、區)的分類指導,支持各縣(市、區)因地制宜、精準發力,進一步完成好各自的‘個性’任務,實現科技創新能力從低到高不斷躍升。”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
依據該計劃,A類縣(市、區)產業基礎好、科技資源豐富、創新體系基本形成,重點是強化優勢,培育標桿,實現引領示范和高質量發展;B類縣(市、區)主導產業具有一定優勢、科技型企業具備一定規模、科技創新體系初具雛形,重點是加強創新資源聚集,引進和應用先進技術成果,推動主導產業創新升級,加快實現向A類躍升;C類縣(市、區)科技型企業較少、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創新體系不完善,科技創新能力總體較弱,重點是強化創新發展理念,引進科技創新資源,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培育區域優勢產業,加快實現向B類躍升。
據悉,目前我省能進入A類的縣(市、區)還比較少,通過實施該計劃,到2025年,預計每年將有10個左右的縣(市、區)由B類升入A類,20個左右縣(市、區)由C類升入B類,實現全省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我省將對2017年度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中進入A類的縣(市、區)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自2018年度起,對科技創新能力年度監測評價進入A類前3名的縣(市、區)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對科技創新能力年度監測評價中由B類躍升到A類的縣(市、區)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對科技創新能力年度監測評價中由C類躍升到B類的縣(市、區)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對科技創新能力年度監測評價類別未躍升但排名提高10位(含)的縣(市、區)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對科技創新能力年度監測評價類別未躍升但排名提高5至9位的縣(市、區)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類別躍升后降級又躍升至同等類別的,不給予獎勵。
“為鼓勵先進,計劃明確,對年度獲得兩項獎勵以上的縣(市、區)可重復計獎,最高獎勵不超過500萬元,獎勵資金由縣級科技部門用于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省、市兩級科技部門還將組建專項業務智力輔導隊,根據縣級科技管理工作要求,對縣級相關科技工作開展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指導,支持縣級科技管理和服務水平快速提升,力爭在全省形成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燎原之勢。(記者張懷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