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總結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任務,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市場監管事業新局面。
會議提出,2019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認清新形勢,著力在優化環境、提升質量、保障安全、綜合執法和隊伍建設五個方面下功夫、求實效。
優化市場環境,著力實施市場信用管理和數字市場監管工程
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就是謀劃最好的發展,是市場監管部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著力點。市場監管系統要努力打造寬松便捷的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寬松便捷的準入環境。大幅壓減企業開辦時間,年內企業開辦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注冊時間按省委要求落實到位。壯大市場主體。今年全省市場主體凈增50萬戶以上,其中企業凈增15萬戶以上,各市增長幅度力爭不低于去年水平。完善市場退出機制。既要探索預防企業借退出之機逃債逃稅,又要簡化企業普通注銷程序,完善企業簡易注銷制度。推動產品生產許可“瘦身”。堅決落實國務院關于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部署要求,堅決實施16類工業產品省級生產許可全面委托下放。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政策要求,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招投標等方面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全力推進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全方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犯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行為,大力加強對電子商務、大型展會、進出口等專項領域知識產權執法維權力度。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構和聯席會議制度,落實競爭審查制度及實施細則,防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加強價格監督。加強對涉企行政事業收費和涉企經營服務收費的監管,開展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專項治理。
實施市場信用管理工程。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覆蓋企業比例不低于5%。市場主體年報公示率不低于上個年度。建立“黑名單”制度,強化失信聯合懲戒,真正做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探索開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或企業信用指數)管理。
實施數字市場監管工程。數字市場監管是業務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是提高履職能力的必然選擇,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要保障,是強化執法功能的必然途徑。要強化系統思維、整體思維、創新思維、數字思維、整合思維,加快分散在原各部門、各單位、各直屬機構的系統平臺、數據資源的整合,推進應用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探索“互聯網+市場監管”新模式。
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持續開展電商平臺專項治理。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強化服務和消費領域監管。
推進高質量發展,著力實施質量提升工程
實施質量提升工程。完善質量工作機制。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細化任務分工,扎實推進“質量提升十個專項行動”開展。加強質量督察,強化檢查考核,推動“六大質量”水平持續提升。開展“一十百千萬”活動。即籌辦“一個高質量發展論壇”,開展“十個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培育“百個高質量發展標桿”,遴選“一千家優秀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開展“服務萬家中小企業”活動。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加強質量宣傳。
強化質量基礎。實施標準化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建設,力爭在優勢領域取得突破。推進“三件大事”相關標準制訂,逐步建立涵蓋規劃、建設、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的雄安標準體系。強化計量基礎。加強計量基礎建設,年內新建、提升、改造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00項,發布實施10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完善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體系。
嚴格質量監管。以預防為主、風險管理為核心,探索建立法規制度、監管責任、技術支撐、風險防控、信用管理、人才保障為主要內容的質量監管體系。綜合利用日常監管、專項檢查、飛行檢查、監督抽查、明察暗訪、檢驗檢測等手段,圍繞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問題開展持續不斷、行之有效的集中整治。加強劣質散煤管控和成品油市場監管,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決杜絕形式主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樹立發現不了問題是失職、發現了問題不處理是瀆職的意識。
守護三個安全,著力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工程
堅決守護藥品安全。深化藥品和醫療器械審批審評制度改革。認真貫徹疫苗管理法和改革完善疫苗管理體制的意見,健全疫苗監管制度,對疫苗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強化血液制品、注射劑、植入類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監管。
堅決守護食品安全。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工程,持續推進“食藥安全,誠信河北”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推動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
堅決守護特種設備安全。強化風險防控,推進特種設備安全“雙控”機制建設,開展風險識別分析和針對性隱患排查治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對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維保)和檢驗監測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
切實做好應急處置。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強化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
強化綜合執法,著力實施市場環境凈化和基層建設提升工程
堅決鐵腕打假。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全力消除轄區內無證照生產經營主體和“三無”產品。
開展集中整治。實施市場環境凈化工程,聚焦農村市場、山寨食品、農資和農產品、假冒偽劣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強化聯合懲戒。力爭每一個案件都實施聯合懲戒,既要懲戒企業、也要處罰個人,既要經濟處罰、也要媒體曝光,既要企業付出代價、也要讓受害者得到賠償。
整合投訴舉報平臺。年底前,將市場監管各投訴舉報平臺統一整合到全省12315平臺,做到有訴必查、有查必果。
實施基層建設提升工程。以改革為契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檢驗檢測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加大經費保障、執法裝備配備、完善制度規章等工作力度,著力解決基層力量薄弱,人才資金裝備短缺問題,力爭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大幅提升。
加強隊伍建設,著力實施人才培育工程
加強政治建設。堅持“三個樹立起來”:把理想信念樹立起來,只要有理想、有信念就能戰無不勝、一往無前;把黨性規矩樹立起來,讓每個人充滿正義和人格的魅力;把好干部的標準樹立起來,讓擔當成為市場監管人的氣質。
加強作風建設。按照省委“三深化、三提升”要求,深化“雙創雙服”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
加強法治建設。要踐行法治理念,積極推進相關立法,做好立改廢釋工作,推動市場監管法律制度規則的深入融合和統一規范。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培育工程,采取系統指導、分級培養管理模式,持續推進執法辦案人才、檢驗檢測人才、審評認證人才、法律法規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著力建設一支符合事業發展需要、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馬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