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精準定位搭建承接平臺
去年簽約億元以上北京項目81個,協議總投資636.81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北京項目38個,總投資294億元;完工投產億元以上北京項目24個,總投資151.77億元……由于看中了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這一產業承接平臺的精準定位,如今,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結伴落戶唐山曹妃甸區。
近年來,我省以重大平臺為載體,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按照中央對河北“三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我省突出各地發展特色和比較優勢,精準確定功能分區,精準打造承接平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去年,我省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京津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加快形成以雄安新區集中承載地為核心、6個綜合性戰略平臺為重點,35個專業化、個性化平臺為支撐的重點承接平臺體系建設目標任務,為有序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提供要素支撐。至此,三地產業轉移與承接有了更加精準的軌道。
5年來,我省多次組織京津冀產業轉移對接系列活動,有力推動了精準承接產業轉移的開展。截至目前,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共簽約醫藥項目137個,總投資438億元,其中,承接北京醫藥企業共計95家,總投資270億元。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重點圍繞高端裝備、石油化工等重點產業集群,簽約億元以上京津合作項目123個、總投資783億元。
近年來,我省加強承接載體的統籌規劃和布局,引導企業向具有專業優勢的平臺集聚,實現精準承接。重點吸引高端高新產業、北京教育、醫療、金融服務、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向雄安新區及周邊布局,引導央企研發中心、運營中心、結算中心向我省中心城市周邊平臺轉移。推動北京裝備制造、石化、汽車等產業向我省沿海平臺轉移,爭取北京高端制造業生產加工環節、制造業龍頭企業向我省交通沿線城市和縣域特色集群平臺疏解。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今年,我省將繼續深入推進園區共建,持續做好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蘆臺·漢沽協同發展示范區、滄州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等園區共建工作,在產業發展深度合作、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創新機制體制。同時,積極謀劃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新一輪改革舉措和重點任務,繼續抓好河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等重大政策平臺建設,探索推出一批創新性的改革經驗,發揮對全國的示范引領作用。(記者 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