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開展六大攻堅戰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今年目標: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0%
從3月11日召開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目標為: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0%,PM2.5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5%以上,達到53微克/立方米。
今年,全省地表水74個國考斷面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斷面比例達到47.3%以上,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下降至29.7%以下;全省31個國考設區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100%;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極差比例控制在7.7%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保持在87.5%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8年下降3.6%。重要自然保護地的違規問題得到有效整改,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區以及重要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
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和重點問題,持續攻堅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著力打好去產能和污染企業退城搬遷、散煤整治和清潔替代、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業污染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氣應對等六大攻堅戰。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河流湖庫綜合治理、工業污水達標整治、城鎮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等五大專項行動。推進滹沱河、滄浪渠、滏陽河等重污染河流(河段)環境治理攻堅,確保水質按期達標。強化工業污水限期達標整治,全省重點涉水排污單位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大力實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工程,各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綜合整治不達標入海河流,實施沿海三市總氮排放總量控制。實行灣長制,推動重點河口海灣污染整治。
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新增完成4000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任務,15000個村莊生活污水實現有效管控。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全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名錄,強化建設用地開發利用聯動監管。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推動建立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探索開展污染修復(防控)試點。嚴格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推進重點涉危企業環保智能監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固廢和危廢違法行為,從嚴審查、減量進口固體廢物,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
今年,我省將突出太行山、燕山、壩上高原等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區域,聚焦各類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重點河流湖庫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開展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和各類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著力解決違法違規侵占重要自然生態空間、破壞損害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在灤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等重要流域和省級以上開發區等重點區域,全面實施區域空間環境評價。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監測預警與評估考核。(記者段麗茜 見習記者焦榕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