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3月28日電(記者封俊龍)“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這是一句囑托,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雄安新區設立伊始,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將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作為頭等大事。
兩年來,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白洋淀水質改善效果明顯,“藍天常駐、綠草叢生、水清魚歡”一幅生態畫卷正在雄安大地上描繪得越來越美。
航拍白洋淀風光。中國雄安官網記者劉東堯 攝
加強頂層設計,為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奠定基礎
2018年6月28日下午,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召開。以此為標志,白洋淀治理攻堅戰全面打響,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開啟新篇章。
2018年5月16日,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掛牌成立。同年9月,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分局掛牌,三縣分局科級干部垂直到生態環境局管理,監察執法人員由新區執法支隊負責統一調配。至此,雄安新區生態環境隊伍垂改工作拉開帷幕。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辦公樓。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毛鶴然 攝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成立以及生態環境隊伍垂改,是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工作的需要。”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察專員、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曹海波說,“不論在隊伍管理上,還是在環境執法上,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隊伍已經擰成一股繩,這也是我們取得工作成效的基礎。”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成立以后,建立完善了20項工作制度,如建立了與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保定市環保局及新區三縣、新區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機制,制定了三縣環境質量改善考核獎懲機制、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機制、雄安集團生態治理協作和監督管理機制等,嚴格按制度管權、管人、管事。
雄安新區還成立了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大氣、水、土壤3個污染防治工作專項小組,牽頭制定印發了《河北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2018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方案》《雄安新區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河北雄安新區環境執法百日會戰攻堅行動方案》《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流域環境污染狀況大排查實施方案》等20余個工作方案,制定了重點工作時間表、路線圖,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白洋淀自然風光。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工作成效顯著,白洋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存有約14萬立方米汽車與電線電纜拆解廢棄物和冶煉渣等固體廢物、10余萬立方米高濃度工業廢污水的唐河污水庫庫尾距離白洋淀只有2.5千米,對白洋淀的水環境質量構成嚴重威脅。
2018年5月22日至6月底,被稱為雄安新區環境治理的頭號工程的唐河污水庫一階段污染治理工程主體工程基本結束。經過生態環境修復,昔日讓群眾苦不堪言的臭水溝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娛樂之地。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工程對于白洋淀水環境安全以及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唐河污水庫變身花海。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和公共服務局的通力合作下,白洋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各項工作均取得較大進展。截至目前,雄安新區606個有水納污坑塘全部治理達標并通過驗收,5條納入住建部監管平臺的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5家縣城污水處理廠,總日處理能力12萬噸,出水水質全部達到一級A標準,保持穩定達標排放;強化133家涉水企業監管,保證達標排放;2018年清理河道垃圾約130.9萬立方米,封堵和整治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個;640個村基本做到日產日清;2018年排查“散亂污”企業1433家,全部完成整改;取締、搬遷、整治378家規模化以上畜禽養殖場;安新縣約38萬噸工業固廢,目前已完成清運處置;33個鄉鎮布設99套監控攝像頭,率先建成秸稈禁燒監控體系。
白洋淀自然風光。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毛鶴然 攝
2018年,雄安新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綜合指數為6.86,較2017年下降7.42%;PM2.5濃度為63μg/m3,較2017年下降5.97%。2018年白洋淀淀區(湖心區和南劉莊綜合評價)主要污染物總磷、氨氮濃度同比下降35.16%、45.45%,白洋淀水質改善效果明顯。
據悉,淀區78個村污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目前已完成技術方案論證,通過了“兩評一案”(政府財政承受力評估、物有所值評估和《特許經營實施方案》),2019年3月11日完成了招標工作,4月將正式開始建設。
在陽光的照耀下,白洋淀上波光粼粼。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創新工作方法,構建齊抓共管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2018年10月10日到2019年1月20日,雄安新區利用100天時間,在新區三縣開展“走遍雄安”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新區三縣共出動人員50639人次,走村24413個次,查看點位86455個,發現問題11210個,已完成整改11096個,正在整改114個,整改完成率99.0%。
“活動的開展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全民參與的熱潮。”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察專員、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曹海波說,“目前,活動已進入轉段提升階段,今年將開展‘走遍雄安’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提升年活動,鞏固效果、再加力度,把活動持續地開展下去,徹底改變新區城鄉面貌,讓群眾的居住環境更好,獲得感、幸福感更強。”
2018年以來,新區借勢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回頭看”,集中開展環境執法。開展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回頭看”、省委省政府環保集中督察、生態環境部和省廳聯合督察、省環保廳第四專員辦駐點督察和綜合執法檢查、環境百日執法攻堅交叉互查、2018-2019年秋冬季第一二輪大氣執法專項行動等,組織開展環境執法百日會戰攻堅行動和利劍治污行動,問題全部建立清單,掛賬督辦,限期整改。
“頂風冒雨、深夜督查已經成為雄安新區及三縣環境執法人員的工作常態,這是環保人應有的擔當和責任。”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繼續以‘零容忍’的態度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為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提供執法保障。”各項行動中,新區三縣各級各項督導檢查交辦問題2126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2081個,正在整改中45個,完成率97.9%。
2018年7月,雄安新區宣傳中心組織媒體推出《白洋淀區域生態治理“紅黑榜”》,不斷推動新區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工作向縱深發展。目前,《白洋淀區域生態治理“紅黑榜”》已發布35期。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紅黑榜’專欄的開設給各相關部門、單位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做法,同時公開曝光違法企業和失職干部,震懾污染企業和相關責任人,為白洋淀生態治理工作的推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雄安新區2019年的生態環境工作,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察專員、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曹海波說:“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落實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及其實施意見,把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的責任和擔當扛在肩頭,全力打好白洋淀治理攻堅戰,讓白洋淀煥發出耀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