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3月31日電(記者崔利杰)千年大計,教育先行!雄安新區實施三年教育提升計劃以來,不斷引入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一批來自京津冀的優質學校紛紛“落戶”雄安,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助力提升雄安新區公共教育水平,讓新區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學生上體育課。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李鑫 攝
2018年,雄安新區安排資金44656萬元,主要用于補充教學儀器設備、圖書、干部教師學習培訓等教育提升發展項目,為三年教育提升計劃順利落實提供了資金支撐。截至2018年年底,按照“政府搭臺、學校唱戲”的方式,共有45所新區學校與京津冀優質學校建立各種形式的幫扶合作關系。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揭牌。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毛鶴然 攝
2017年年底,雄安新區宣布實施三年教育提升計劃,提出實施學校建設、德育奠基、校長提升、教師發展、教學改革、重點帶動教育質量等8項工程。到2020年,力爭實現辦學條件大改善,教師隊伍素質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提高。一年多來,新區三縣結合實際,巧用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開展了學校建設、教學質量、管理機制提升等工程。
這是雄縣一所小學新建的籃球場。據了解,籃球場設施是按照NBA標準修建的。中國雄安官網郭家豪 攝
雄縣組織相關部門多次到京津優質學校考察、洽談對接合作,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多所學校與京津冀優質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在2018年3月北京市援助雄安新區首批辦學項目中,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與雄縣第二小學、北京市六一幼兒院與雄縣幼兒園進行對接,此外還有6所學校也與雄縣的學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對口幫扶。目前,雄縣正在籌建雄縣第三高級中學,建成后將設48個教學班,全力提升雄縣教學質量。
安新縣積極對接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與19所京津冀優質學校建立手拉手幫扶關系。與石家莊市教育局簽訂共建合作協議,與河北師范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教師培訓、學術研討、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面與北京市西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對接。另外,安新縣加大教育投入,投資7627余萬元,用于購置圖書,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投資2500萬元用于校園改造,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水平。嚴格落實教師相關待遇補貼,發放教師鄉鎮補貼4842.8萬元,招聘教師300人,補充了一線師資力量,加大校長、教師培訓力度,培訓1.17萬人次。
容城縣細化三年教育提升計劃方案,強化提升舉措,開展了德育奠基、教學質量提升等工程,各項教育提升工作扎實推進。容城縣教育局提供數據顯示,該縣2018年投入資金5152余萬元,用于城區校園改造提升,總建筑面積12235平方米,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雄安校區已改造完工。
一年多來,雄安新區的老師、家長深刻感受到新區教育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前身為容城小學,2018年3月與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結成幫扶對子。對接后,該校學生享受到免費的身體檢查和醫療服務。“藝術家進校園、‘一班一國’看世界、專家講座……結對子以來,我們幾乎周周都有對接活動。”雄安校區副校長劉建芝說。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踐行“基礎+特長”的教育模式,在學校原有學生興趣社團的基礎上,重組整合了21個學生興趣社團,引進眾多專家型師資力量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同時,該校還組織學生走進國家大劇院、參加北京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參加全國航模比賽等,開拓了學生視野。
“為了讓孩子們愛上校園生活,我們開發了十余種課間活動,爭取讓孩子們每天都有不同的體驗。”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執行校長張文峰說,“此外,每逢節日我們都會安排科普、實踐等活動,每一個節日都成了孩子們的狂歡日,孩子們每天都對校園生活充滿期待。”
雄安新區與京津冀優質學校開展教育對接幫扶工作以來,新區三縣教師的責任心、學習和工作熱情都大幅增強了,教學質量也有所提升,部分學校高考成績大幅好轉。2018年,安新縣高考本一上線264人,相比2017年增加102人;本科上線888人,相比2017年增加342人。
一年多來,看到孩子越發自信的笑容,聽到孩子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優異成績,感受到新區教育發生的變化……家長們對雄安的教育事業充滿了信心,有了更多獲得感。
“全國教育看北京,如今北京、天津、河北都在幫扶新區教育,一年多來孩子們變化大、收獲多,這也是我們家長的收獲。”一位學生家長說。
“孩子精神狀態的積極變化,也在積極地影響著我們家長。設立新區后教育氛圍的變化太大了,我對未來新區教育充滿信心!”學生家長李明說。
“這一年來,孩子的精神面貌變化很大,性格開朗了,更有禮貌了,每天都愿意上學,學習主動性也強了。”學生家長劉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