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雄安百姓更好實現就業創業夢
——雄安新區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舉措解讀(三)
日前,安新縣同口鎮磁白村村民林小蒲(右)和女兒王雪微在雄安婦女創業合作社參加創業班免費培訓課程。記者陳建宇 攝
按照《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及相關規劃意見要求,雄安新區將完善社會保障和就業創業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均等化的就業制度,更好惠及各類勞動者,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完善創業引導政策,政府補貼職業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開放,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區失地農民就業創業新機制。建立勞動就業服務制度,提供多層次公共就業服務,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均等化就業服務制度,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近日,雄安新區管委會印發了《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將把促進就業創業放在突出位置,及時幫助未就業群眾創新創業,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就業創業政策和服務體系,保持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今年新區將持續開展職業培訓,進一步優化培訓結構,不斷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提高針對性和就業率。”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就業創業組組長張京表示,新區將引導社會各界營造更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根據未就業群眾需求,通過開展多種就業服務專項行動,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精準化就業服務。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區失地農民就業創業新機制,實現新區群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建立城鄉一體化、均等化的就業制度,更好惠及各類勞動者,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這是雄安新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
相關專家表示,實現這一目標,新區要創新就業創業管理服務體系,讓所有在新區就業、居住勞動者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政策和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促進各類勞動者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全面提升就業創業服務能力,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立新區勞動力就業創業信息化平臺,推動線下實體網點服務與線上互聯網服務深度融合,實現就業服務和管理全程信息化。
——全面開展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建立多層次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以就業為導向,不斷完善政府、企業、教育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在用工崗位和針對性培訓方面進行深入對接,建立求職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加強訂單式培養,精準培訓送上門,不斷提高就業質量。
——提升勞動者職業轉換能力,促進多渠道就業。重點針對有就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未就業勞動力,全面開展引導性就業技能培訓,制定個性化培訓計劃和分類實施方案,提升勞動者職業轉換能力,促進盡快實現就業。
“要不斷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提升當地群眾參與建設新區的能力。”張京說,今年新區將進一步創新培訓模式,把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結合起來,提升新區群眾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新區培養儲備符合新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
與前兩年開展重點職業院校招生不同的是,這種新培訓方式更能滿足當地群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需求。院校和培訓機構針對新區未來建設定位進行精準招生,面向未來崗位精準培養人才,讓本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邊學習職業技能邊“讀大學”的待遇。“這樣可以讓更多雄安百姓獲得大專以上學歷,具備更多專業技能,在就業創業時有更足的底氣。”張京說。
優化創業創新生態,以創業引領就業
前不久,京雄科技園和雄安熙頤易達眾創空間通過省級眾創空間評審。通過引進省內知名孵化基地資源,對創業者進行創業幫扶和業務指導,目前新區已創建5家創業孵化基地,認定4家創業孵化基地。
“創業創新是就業之源。建設雄安新區,需要大批企業共同參與,希望廣大企業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創造新的輝煌業績。”專家表示,完善創業創新機制、優化創業創新生態是打造創新發展之城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要優化營商政務環境和創新創業生態,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鏈條,打造全鏈條服務體系,吸引更多企業入駐新區,建立創新創業社區。
在這一方面,新區進行了多方面努力和探索。
新區設立以來,堅持以創業引領就業,大力發展創業孵化載體,支持三縣創建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新創業載體,讓百姓更好實現就業創業夢。
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扎實開展“雙創雙服”活動,鼓勵創業帶動就業,進一步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推動雄安綠地雙創中心等8家雙創服務機構成立雄安雙創聯盟,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本土企業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強化政策措施,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相關專家認為,新區要進一步完善創業引導政策,政府補貼職業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開放,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區失地農民就業創業新機制。
據介紹,今年雄安新區將通過完善和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提供創業經營場所支持等措施,支持具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有創業條件的失地農民和失業人員等自主創業。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自主創業的,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鼓勵各縣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快建設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各類創業孵化載體,創新孵化方式,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場地支持、指導服務和政策扶持。
“未來新區將成為一座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這里將成為群眾就業創業的‘天堂’。”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新區將不斷滿足群眾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和創業的需求,建立多層次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