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雄安發布
    閱讀正文

    雄安81歲造船人:一輩子就愛這一行

    2019-04-09 10:54:00 來源: 雄安發布

      

    姜琳祥正在制作船模。趙克琪攝

      “我打從小就光鉆這個。”

      81歲的姜琳祥還在造船,從前,他造了七十多年載人載貨、捕漁獵禽的木船;現在,他一心造船模,一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微縮船模,抵得上從前一艘真排船的價格。

      姜琳祥的老家在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馬家寨村,這里地處白洋淀區,村村寨寨以水相連,以葦相隔,祖輩男捕女織的生活總離不了船。馬家寨是北方地區有名的造船專業村,其造船史宋代起便有記載,清朝乾隆游頤和園所乘坐的龍舟,也是馬家寨工匠所造。

      姜琳祥是馬家寨有名的造船工匠,也是河北省傳統造船技藝非遺傳承人。10歲時,他就到天津的造船廠當起了學徒。

    姜琳祥正在制作船模。趙克琪攝

      憑目測補船,嚴絲合縫

      姜琳祥說話仍帶著些天津口音,10歲到天津造船廠學徒時,他的父親、爺爺都在那。“船廠三個股東都是咱白洋淀的人。”姜琳祥回憶到。

      “過去圍著村子都是水,出來必須用船。”姜琳祥過去做的船,主要是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搞運輸的船做得少,要有賣家想要運輸船,得自己先備好木料。

      民國時期,馬家寨有東興、永順、同興等造船“八大家”。姜琳祥介紹,“八大家”造船主要是用于銷售,村民們自己也開造船作坊,“各戶做的船一般都是家庭用的,搞租賃。”

      “靠水不治魚,造船不駛船”,這是外界對這個“造船之鄉”的評價。在馬家寨,人人都在造船上有一手。村里的傳統是“邊學邊干”。“我拉你,你教他,沒有固定的師徒關系,誰有活就跟著去干。”姜琳祥說。

      改革開放后,馬家寨的造船者遍布北京、天津、內蒙古、東北、山西、陜西、河北等各大水庫,造船技術遠近聞名。

      “我們村很特別,在外面做活,不管你會不會,跟著我去了,工資都是一樣的,不分大工小工。人家木匠學徒,一學三年不掙錢,我們村里就不是這樣的,平半分。”姜琳祥回憶,那時候村里都是幾十人一起出去做活,就住在水庫邊上。除了造船,還拉冰。

      姜琳祥記得,那時他曾到山西隰縣的水庫造過船。去了發現,當地造船的方法跟馬家寨的不一樣,船的長度也不一樣,但姜琳祥把其中遇到的問題都解決了。雇東問他,課上得多不多?他答,小學不到。雇東不信,直搖頭,“你這個得幾何。”

      姜琳祥回想起來哈哈大笑,“幾何?我一何都不會。”

      那時,碰上有塊船板漏了,好多人都修不好,姜琳祥上去目測了一下,量都沒量,直接去修,補完嚴絲合縫,這就是馬家寨人的手藝,用當地話來說,這叫“放印子”。

      馬家寨人造船有三個絕活:

      一絕是“量材使用”,買樹時一眼就可看出樹的好壞,伐樹時隨彎就彎取材,不浪費。

      二絕是“甩線一手準”,他們根據船的部位用材放成曲線,一般木匠只能放直線。

      三絕是“放印子”(即給船打補丁),先將船體上損壞的部分用工具剔掉,洞孔自然成不規則狀態。然后,船工選一塊合適木料,不量尺寸,單憑目測用斧子砍,而且一砍便成,一放嚴絲合縫。

    姜琳祥手繪的造船圖紙。王樂攝

      1965年制作第一只船模

      “頤和園、陶然亭、北海的船,我都做過。”公園湖里的畫舫船,姜琳祥也做過不少。1958年技術革新后,畫舫船問世,成了開展旅游業常用的交通工具。畫舫船一般是機械動力,船身雕梁畫棟,配合涼亭、走廊,又被稱為“水上宮殿”。

      姜琳祥最近做了一只畫舫船模。甲板上,回欄纖巧繁復,指甲蓋大的移門鑲著玻璃,推拉靈活。他制作的船模往往如此,除了船身等比例縮減外,其它構造設施不變,外部的槳櫓、內部的儀表、座椅,樣樣齊備。

      前幾天,有船模愛好者拿來了一塊金絲楠,請他出山。

      木料的好壞,姜琳祥用眼睛一量就知道。“農民生產生活用的船,一般都是槐木制成的,用槐樹伐成板,兩公分多厚,都是這個制成的。搞運輸的船,大船,都是一段桐松、落葉松、杉木,就這三種。”

      1956年,安新縣成立了造船廠,姜琳祥進廠做了工人。“廠里搞的最大的就是對槽。它改過幾次,技術革新,搞水泥的,也沒有搞成功。弄了半天,還得是木的。”對槽是一種貨運大型船,大的長達45米,載重量上百噸,由于船體由兩只一頭平齊的船對接而成,所以淀區人叫它“對槽”。

      “一截接一截,跟火車一樣。”姜琳祥現在還記得天津、保定間繁忙的水運場景。早期,對槽若遇逆水,纖夫們就要去岸上拉,需要八到十人一起。后來隨著航運的技術的發展,槽船主要以輪船拖帶行駛。

      鷹排子、鴨排子、四艙、五艙……淀區人常用的船,姜琳祥做得最多。一艘兩艙的“莊稼排子”,他和堂弟兩人10天便能制成。姜琳祥介紹,白洋淀以前還有一種常見的“槍排子”,主要用來打野鴨、大雁,抗戰時期還用來打鬼子。

      那時,雁翎隊隊員駕駛多艘“槍排子”隱藏在蘆葦蕩里,伺機攻擊日軍的巡邏船。

      如今,馬家寨村外的水路已被陸路代替,船只已不再是人們生活必需的工具,造船人也越來越少,村里的船廠主要生產玻璃鋼船只。“現在木船很少見了,都讓鐵船代替了。”

      姜琳祥制作的第一只船模還是在1965年,那時村里接了北京的訂單,來洽談的業務員要求做個模型帶回去給領導看。如今,姜琳祥只做船模,他專門騰出來一間屋子作業,靠墻的一面架子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模型。

      作為河北省傳統造船技藝非遺傳承人,姜琳祥還保留著過去的造船圖紙,做模型前也要繪圖施工。在他看來,哪怕幾十年過去,這些東西仍然是寶貝,馬虎不得。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03297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一本本月无码-|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一二区|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嫩草影院无码av|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中文字幕一区图|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