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4月16日電(記者崔利杰)春風四月,白洋淀碧波蕩漾,水鳥飛翔。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雄安新區多措并舉下大力度修復和改善水域環境,如今,新區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淀區百姓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春天的白洋淀風光。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65歲的張大馬是土生土長的“淀里人”,家住安新縣安新鎮大張莊村,曾是白洋淀的“打魚漢”,如今成了白洋淀的水上保潔員,專門清理水面垃圾。身份的轉換,讓張大馬感受到了新區設立后的變化。“現在人人重視生態,都在自發保護淀里這‘一池清水’,我也應該盡一份綿薄之力,為新區做貢獻。”張大馬說,每天早晨七點到晚上五點,除去中午吃飯時間,要一直劃著船進行水面巡查,雖然每天與垃圾打交道,但換來的是家鄉的好環境,他心里覺得值。
和張大馬有著同樣經歷的還有58歲的保潔員王老槐,家住大張莊村的王老槐做環衛工已經快兩年了,每天的工作包括水面巡視、路面清掃、環保宣傳等。“近兩年來,白洋淀水質有所好轉,原來不常見的魚和鳥又能看到了,自己別提有多高興了。”王老槐說。
“遙看白洋水,帆開遠樹叢。流平波不動,翠色滿湖中。”春天的白洋淀生機盎然、碧波萬頃。中國雄安官網記者劉東堯 攝
為做好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安新縣交由桑德環衛公司參與白洋淀周邊環衛、污水處理等項目。“700多名水面、路面保潔員,70多臺垃圾清運車,60多條水上打撈船,已經全部投入運營,白洋淀淀區村、水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桑德環衛公司的王雙月說,公司從去年接手安新縣45個水域村的環境治理工作以來,招聘了一批相對有經驗、懂水性又熟悉水路的保潔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問題。
在安新縣端村鎮大河南村,村子主街道干凈整潔,孩童在村活動廣場嬉戲玩耍。“我們村招錄了6個保潔員,有的負責淀邊水面的垃圾打撈,有的負責村里垃圾的清掃運送。”正在村內垃圾站清理垃圾的保潔員介紹,安新縣越來越重視白洋淀的生活垃圾處理,在政府的支持下,淀區的所有村莊都配備了保潔員和垃圾回收車,還招聘村子的年輕勞動力做清運車司機,解決部分人員就業的同時,百姓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了。
一年多來,雄安新區深入開展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攻堅行動,78個淀中、淀邊村環境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具體實施,清除白洋淀圍堤、圍埝、圍網及壕溝水產養殖700多處。淀區村容村貌變美了,白洋淀水質變好了,百姓的環保意識也逐步提高了。
“自從村里有了保潔員,每條街道都變得干凈了,在街上呆著都痛快,人們也不再亂丟亂倒垃圾了。”大張莊村的村民介紹,不少保潔員在打掃衛生的同時,還擔當起義務宣傳員的工作,走家串戶宣傳保護生態環境,保持清潔衛生,逐漸改變了人們亂丟亂倒垃圾的習慣。有的保潔員還義務駕船打撈河道漂浮物,保持河道清潔,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人樹立環保意識。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雄安新區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把生態環境治理擺在了重要位置。安新縣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說:“雄安新區的設立激發了我們治理環境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將采取更多措施,讓淀區更美更宜居,讓百姓生活更幸福。”
當前,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未來雄安將鑲嵌在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之中,一座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正徐徐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