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牌樓。
雄州黑陶。
雄州古樂。
宋遼邊關地道。
溫泉之鄉。
四月的雄安,如詩如畫。
記者日前到雄安新區雄縣采訪,觀非遺展演、看詩書畫展、聽雄州古樂……感受這里深厚的文化魅力。
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呈現了這片土地上的傳奇,新區設立更讓這片土地煥發勃勃生機。雄安首家非國有博物館德韻博物館開館迎客、雄安首家非營利書院雄文書院講壇周周好戲連臺……
“無論是民間對文化的默默傳承和政府部門的示范引領,還是企業的盡心竭力,都體現出雄安人的文化自信。這是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為雄安未來發展獻計獻策貢獻智慧。”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黃琛如是說。伴隨著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愛好者積極投身到文化事業之中,為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區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雄縣借勢“中國仿古石雕文化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古地道文化之鄉”“中國書畫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5張國家級名片,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以建設“美麗雄縣”為目標,持續打好文化建設組合拳,不斷激發內生新動能。尤其是新區設立以來,雄縣秉承“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的理念,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事業不斷發展,文化惠民建設的熱潮席卷著雄州大地。
兩年來,雄縣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弘揚。他們對國家級非遺雄州古樂進行全面研究,編印了《雄縣古樂古譜存鑒》等書籍,錄制了視頻、音頻資料,為古樂傳承發展奠定基礎;對“地下長城”宋遼邊關地道遺址進行改造升級,編制謀劃了宋遼邊關地道保護規劃和項目。2018年7月,雄縣文廣新局榮獲“全國文物單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是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獲得的最有含金量的一個榮譽。
兩年來,雄縣強化文化創新意識,精心打造特色文化。他們按照新時代的要求,賦予新的內涵和表現形式,《關停記》《美麗雄安我的家》《唱出我心中的十九大》《雄安家庭文明事》等原創文藝作品申請申報國家藝術基金。他們塑造文化自信,彰顯地方特色,編纂《美麗的雄縣》《雄縣地名故事》《雄縣民間文化》《雄縣名人故事》等文化系列叢書,為人們奉獻一套了解雄縣歷史的文化讀本。
兩年來,雄縣白洋淀詩書畫院多次舉辦大型書畫展覽,成為當地乃至京津冀詩書畫界的活動陣地和平臺。雄州古樂頻繁在國內進行展演交流活動。國家級非遺鷹爪翻子拳傳承人陳桂學,率隊應邀參加第15屆世界精武武術文化交流大會……在國內外的大型活動中,“雄縣元素”頻頻亮相。
時下的雄縣,全縣演出團體有30余個,健身點300余個,舞蹈、秧歌、大鼓、戲曲、曲藝等演出組織達百余個。這些文化繁榮的種子,正在基層實踐中萌發。
時下的雄縣,一首本地人創作的歌曲《你好雄安》紅遍了新區的大街小巷,激發起對“未來之城”雄安的無限遐想。
時下的雄縣,即將舉辦首屆“雄安·雄州文化藝術節”。觀非遺展演,看特色精品,聽專家研討,古玩、書畫、仿古石雕多個展覽精彩不斷,觀眾將親身感受雄安歷史文化底蘊。
在雄安新區即將開啟大規模建設之際,徜徉千年文化,品味雄安魅力,講好雄安故事正當時。(記者 王淵 孫文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