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要來了,不少人已經有了假期外出旅游的打算。然而,旅途中的騙局常常讓人防不勝防,怎樣才能輕松愉快出游呢?這份旅游防騙指南請收好。
警惕假旅行社、黑導游
跟團出游,本來是為了方便,如果遇到假旅行社、黑導游,糟心事怕是要接踵而至了。因此,出游前要考察旅行社、導游是否具有相關資質,非法經營的旅行社、黑導游不僅會泄露游客的個人信息,還無法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謹慎選擇低價游
低價旅游聽上去很誘人,但是低價背后可能暗藏陷阱,例如強制購物、虛假宣傳、更換景點、攜款潛逃等。游客需要擦亮眼睛,多找幾家旅行社進行比較,不要盲目貪圖便宜。
免費項目暗藏陷阱
為了吸引游客,有些旅行社用免費贈送某些景點的方式來吸引游客,其實這些贈送的項目,可能已經含在所收的旅游費中,還有可能是另有陷阱,要特別留意。
酒店住宿“潛規則”
節假日期間,一些酒店喜歡利用需求量耍“花招”,如果遇到酒店住宿坐地起價、強行退訂等問題,游客需要保留好證據,以便進行后期維權。
小心假“土特產”
玉石、茶葉和銀器等常見“土特產”的利潤空間很大,一些景區將這些常見物品以當地特產之名假貨真賣,游客往往因缺乏鑒別能力而暗中吃虧。在旅游過程中,不要輕信導購員的推銷,也不要抱有貪小便宜的心理。
謹防菜單陷阱
近年各地頻發餐飲領域“宰客”事件,商家用游客并不熟知的行業用語、含糊其詞的表達方式將菜品價格一語帶過,等到結賬時游客才發現上了當。在就餐前,游客要先向商家了解消費詳情,比如“魚是按斤還是按條”“幾頭鮑是什么意思”等,發生糾紛時及時向當地消協等部門求助。
(新華網河北頻道綜合 甄星/文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