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體檢可以讓我們持續掌握自己的健康情況,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可是,面對滿是醫學術語的體檢報告單,大部分人會一頭霧水:紅細胞、白細胞比率等指標到底意味著什么?指標升高或者降低又是什么意思……跟我來,讀懂體檢報告一點都不難。
1.血常規
(1)白細胞
升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癥、嚴重燒傷。當白細胞明顯升高,并伴有發熱、出血、貧血等癥狀時應警惕白血病。
降低: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等。
(2)紅細胞、血紅蛋白
升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
降低:貧血。
2.尿常規
尿蛋白正常情況下呈陰性。
異常情況常見于各種腎炎、腎病、泌尿系統感染、腎結石及藥物引起的腎損害等。
3.肝功能
(1)谷丙轉氨酶
升高:可見于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石癥引起的膽道梗阻等;其它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某些藥物造成的肝臟損傷也可引起谷丙轉氨酶增高。
(2)谷草轉氨酶
升高:可見于急、慢性肝炎等肝臟疾病,心肌梗塞等疾病以及某些藥物的毒副作用。
(3)總膽紅素
升高:多見于黃疸型肝炎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黃疸癥狀。
4.腫瘤三項
(1)甲胎蛋白(AFP)
增高:甲胎蛋白(AFP)可早于影像學出現異常,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2)癌胚抗原(CEA)
測定癌胚抗原(CEA)可作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依據。
注意:吸煙、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部分病人血清癌胚抗原(CEA)也會升高,所以這不是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標志,只是在診斷上起到輔助作用。
(3)鐵蛋白
除肝癌、胰腺炎中度升高外,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胃癌、直結腸癌均不升高。如有明顯(成倍)增高,或次數檢測持續升高者,應引起高度重視。
5.體檢出現這些異常
(1)結節
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每5個人中至少有1個人有甲狀腺結節,惡性結節只占5%左右。
(2)增生
增生可以理解為過度生長,良性的增生大多數不致命。
乳腺增生: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但最好能每隔半年到醫院檢查一次。
(3)包塊
不痛不癢、沒有癥狀的包塊更危險,中老年人體檢時發現包塊,要引起高度重視,須及時就醫治療。
(4)息肉
體積較小、帶蒂的炎性息肉,通常不會發生癌變,只需定期復查即可。一旦直徑超過2厘米,及時切除是防止其癌變的最有效措施。
報告中如果出現類似“觀察”的詞,就表明沒有什么太大問題;如果出現類似“定期復查”的詞,就說明發現了某些問題,但不很嚴重,主要通過復查來觀察變化;如果出現類似“就診”的詞,就說明要去看醫生了;如果出現類似“及時就診”的表述,那你應該立即看醫生。(文字來源: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