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生態環境部首次公布了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其中,保定市考核斷面所在水體為唐河、拒馬河、白洋淀、府河,今年一季度水質變化幅度相對較大,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化幅度-38.70%。(編者注:變化率為負數表示水質改善,正數表示水質變差。)據了解,唐河、拒馬河、府河均為入淀的主要河流。
白洋淀風光。王京卓攝
2019年1-3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變化情況排名前15位城市及所在水體
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新區開展水環境整治、生態補水、增殖放流活動等多種措施,使白洋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2018年
白洋淀淀區主要污染物濃度實現“雙下降”
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5.16%、45.45%
白洋淀風光。賈東亮攝
新區設立后
加大白洋淀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606個有水納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
強化133家涉水企業監管
清理河道垃圾約130.9萬立方米
唐河污水庫變身花海。
2018年7月
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如期完工
在短短43天工期內
項目的順利實施
改變庫內“臟亂差”現狀
唐河污水庫變身花海
白洋淀風光。賀友順攝
白洋淀78個淀中、淀邊村
環境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穩步推進
按計劃今年5月上旬進場施工
12月15日前投入運營
2月1日,黃河水經過位于雄安新區雄縣七間房鄉大樹劉莊村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末端的入淀口處。河北日報記者陳建宇 攝
完善白洋淀生態補水機制
加強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引蓄調控管理
統籌調配白洋淀上游水庫蓄水、引黃入冀河水
根據需要向白洋淀實施生態補水
自去年11月29日至今年3月16日
引黃入冀補淀工程2018~2019年度調水工作
向白洋淀提供生態補水約8000萬立方米
4月3日,安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洋淀水域開展中華絨螯蟹人工放流活動。圖為活動現場。 趙會英攝
新區設立以來
多次對白洋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今年以來
先后向淀內投放約140萬尾鰱鳙魚種
97.5萬只中華絨螯蟹
這些增殖放流將進一步
促進白洋淀漁業資源恢復
白洋淀風光。新華社發
目前
雄安新區由規劃階段轉入建設實施階段
為快速推進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
新區將實施6大類47個白洋淀治理工程項目
白洋淀風光。賀友順攝
未來
雄安將鑲嵌在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之中
一座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正徐徐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