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河北新聞網

    白洋淀:滄桑的印記

    2019-05-16 17:07:52 來源: 河北新聞網

      

    高空鳥瞰白洋淀。 記者趙海江 田明攝

      夏日的華北平原,白洋淀畔。

      堤岸邊的碼頭上,商鋪林立,游人如織。碧波蕩漾的淀面上,水鳥飛翔,游船穿梭。

      橫跨安新和雄縣的白洋淀,面積366平方公里,現有大小淀泊143個,以大面積的蘆葦蕩和千畝連片的荷花淀而聞名,素有“華北明珠”之稱。

      白洋淀形成過程雖經歷萬年,但其最終成為連成一片的大面積水域,距今卻不過幾千年。長期以來,關于白洋淀的形成原因,學術界一直存在分歧,有構造成因說、氣候成因說、河流成因說、海侵成因說。

      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許清海,曾經與吳忱一起,長期研究白洋淀環境變化。在他看來,白洋淀是在距今10000年-8000年前的中全新世形成的分散湖泊、沼澤、洼地的基礎上,于距今3000年前的晚全新世時期、由河流差別堆積形成。

      可以說,如今的“華北明珠”白洋淀,是河北大平原形成過程中,自然偉力留給河北的一顆寶貴“遺珠”。但在歷史上,人類也曾對白洋淀進行過數次干預和“改造”。

      

    2019年4月10日,游船在白洋淀旅游碼頭內行駛。 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沉積、地層資料已經表明,距今3000年以前,如今的白洋淀地區還沒有連成大片水域,而是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淺平洼地組成。

      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遼對峙時期,以河北白溝沿線為宋遼國界,因此有界河之稱。為抵御遼兵的進犯,宋朝采納何承矩的建議,構筑塘泊防線。隨著宋在界河沿途設塞屯兵,圍堤屯田工程不斷擴大,又沿今保定至安新、雄縣、霸州,直到青縣附近沿線開辟許多塘泊,利用這里地勢低洼的特點,把一些河流與淀泊連接起來,引水灌溉,“廣開水,以限戎馬”,構成一條完整的塘泊防線,形成由河網、溝壕、水田、淀泊組成的“水長城”。白洋淀由此連成大片水域。

      到明代弘治(1488年)前,白洋淀發生淤積,中間部分(北淀)辟為牧馬場,白洋淀徹底干涸。到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楊村河(潴瀧河)決口,水患巨大、民田盡沒,白洋淀重新蓄水,出現了“汪洋浩淼,勢連天際”的景觀。當時,人們為防止洪水泛濫,在白洋淀南端入口處,修筑了堤防數十里,它是后來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今天白洋淀的范圍自此才基本固定下來。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與人們的后天干預,把如今的“華北明珠”贈予了河北大地。新中國成立后,科學家們也未曾停止對白洋淀的研究和探索。

      時間倒回至30多年前,1986年5月。

      一個滿載科研設備和工作人員的小型車隊,停在了白洋淀淀區深處。

      當時,由于長時間干旱,白洋淀一度干淀。

      正在為干淀而發愁的當地人驚訝地發現,車隊里,最大的一輛卡車上架起的七八米高的設備,竟然和電影里的石油鉆機頗為相似。

      這是要干什么?難道是要在淀底下找石油嗎?

      轟鳴聲響起,科考人員操作鉆機,在干涸開裂的淀底,接連打了10個直徑十一二厘米的鉆孔。隨后,10段裹滿泥漿的淀底土芯被小心翼翼地取了上來。

      經過專業處理,這些土芯很快被切成10厘米厚的切片,保存在貼好標簽的塑料袋里。

      這些土芯并不是為找石油而鉆取的。這是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尋找并提取一種人們司空見慣卻很少注意的東西——沉淀在白洋淀地層中的孢子和花粉。

      原來,孢子和花粉堅硬的孢粉壁能夠抵御大自然的大部分化學侵襲,大自然又通過湖泊、沼澤隔絕了氧氣,制造了一個小范圍的厭氧環境。歷史長河中,部分不同時期的植物花粉一部分被深埋到湖泊和沼澤中,成為研究古生態學最好的載體。

      對于科學家們來說,通過研究白洋淀地層中的花粉產量,可以定量重建數千年來這一地區的土地覆被狀況。

      當時在地理科學研究所工作的許清海,參與了這次科考的全過程。

      從白洋淀歸來,經過清理篩選,一部分切片樣品被分別送往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碳14測年,以便為其他樣品的研究提供一條相對準確的“時間軸”。剩下的大部分樣品,在實驗室中經過酸堿處理、重液分離等工序,被送到顯微鏡下,進行人工觀測檢驗。

      在觀測中,一種比其他花粉直徑大出一倍的瑪瑙紋狀孢子,很快吸引了許清海的注意。

      這種孢子,來源于一種叫水蕨的植物。在現實生活中,水蕨廣布于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各地,在中國分布的最北端也在大別山、淮河一帶。而顯微鏡下白洋淀土樣中,水蕨孢子的比例,最高能占到40%。也就是說,距今3000多年前,冀中平原白洋淀一帶竟然屬于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地區。

      正是一次次像這樣的科學考察和基礎研究,讓科學家們逐漸了解了幾萬年以來白洋淀地區的環境和氣候、植被變化。而這些研究,終將會為白洋淀乃至整個河北地區未來環境、氣候變化預測和生態治理提供基礎數據和支撐。(河北日報記者王思達、朱艷冰、趙紅梅、王雅楠)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35777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