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增加中風、冠心病、心力衰竭、腎衰的風險。得了高血壓怎么辦?不要怕!除藥物治療外,下面這幾點輔助治療方法可以避免很多并發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及時了解降壓相關知識并長期堅持,使你的血壓早日降至合理范圍。
1.堅持快步走
大量過剩的脂肪會增加心臟負擔和血管阻力,從而誘發高血壓。研究顯示,體重每減少1公斤,血壓會下降1毫米汞柱。每天利用早中晚不同時段多出去走走,既能愉悅心情,又能保持血壓的平穩。
2.早晚深呼吸
體內的應激激素會使血壓升高,緩慢深呼吸或沉思練習可以降低體內應激激素,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3.控制攝入鹽
控制鹽分的攝取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人每天攝入5克食鹽即可,多則無益。
4.戒煙、限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從而加快心率,同時也會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激素,導致高血壓升高。而高血壓與飲酒也有密切關系,高血壓病人飲酒,發生中風的可能性更大。
5.吃富鉀食物
鉀可以防止高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也有助排出體內多余的鈉。土豆、茄子、西紅柿、萵筍、紅薯、香蕉等都是高鉀食物。
6.飲木槿花茶
木槿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味酸、檸檬酸等營養成分,有益于平衡血脂、降低血壓、幫助消化、促進鈣吸收。
7.聽舒緩音樂
長期高強度勞動和過度精神緊張,都是高血壓的誘發因素。研究發現,每天聽30分鐘舒緩的音樂,如古典音樂、鋼琴曲、模擬大自然的聲音等可有效降低高血壓。
【新華網河北頻道綜合 吳廣慶、陳赫一(實習)/整理 圖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