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19年度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崗前培訓班在河北雄安新區開班。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河北省文物局、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領導同志及培訓班學員參加開班式。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出席開班式并做題為《如何做好考古領隊》的專題講座。宋新潮回顧了中國考古事業近百年的發展歷程與主要經驗,分析了當前考古工作基本狀況和發展趨勢,介紹了我國考古項目負責人制度基本情況,對考古項目負責人在學術素養、田野考古技術、溝通能力與協作意識、科學態度、敬業精神等方面培養和建設提出要求。
開班儀式結束后,宋新潮赴雄安新區考古工作現場進行調研。雄安新區設立后,國家文物局迅速行動,指導河北省文物局組織全面推進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取得重要進展。2017年以來,組織全境范圍的考古調查,登記各類文物遺存263處;完成起步區200平方公里的機載激光測繪和213.5萬平方米考古勘探,深入了解地下文物埋藏狀況,為新區文物保護利用和新區建設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對容城南陽遺址、雄縣雙堂建筑遺址、東小里-白龍西南墓地進行重點發掘。南陽遺址位于容城縣晾馬臺鎮,迄今考古發掘面積超過2600平方米,確定南陽遺址包括戰國晚期城址和漢代城址等2座重要城址。近期戰國晚期夯土城垣的發現,為尋找春秋早中期燕桓侯遷“臨易”、戰國中期燕文公的“易”城邑獲得重要線索。
宋新潮充分肯定了前期考古工作成果。他指出,要繼續推進雄安新區考古工作,對重要遺址進行系統規劃,長期開展工作。要加強課題意識,引入高水平科研團隊,開展多學科合作,深入發掘重要遺址的文化內涵,保護弘揚新區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傳承新區歷史文脈。(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