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航拍雄安新區安新縣西陽村。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毛鶴然 攝
中國雄安官網6月1日電(記者封俊龍)5月31日下午4時,雄安新區安新縣西陽村公示欄周圍圍滿了村民,大家一邊拍照,一邊討論,還有人主動上前為大家講解剛剛貼在公示欄上的《安新縣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和補償安置公告》,興奮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個村民的臉上。
西陽村工作人員正在張貼公告。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公告貼上了,心情很舒暢!”61歲的蔡立明老人一字一句為村民們朗讀完公告后說,“新區設立后,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公告貼上了,我們馬上就要從農村人變成城里人了,別提多高興了。”
蔡立明接受記者采訪。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據老人介紹,在西陽村確定為雄安新區第二批征遷村后,駐村工作組每天入戶,征遷政策講得很透徹,對村民們孩子上學、閑散勞動力等情況和訴求都積極協調幫助。“我們家里一共6口人,但是很少談論征遷補償的事情,因為我們知道政府不會虧待我們!”老人笑著說。
村民們爭相拍攝公告。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4月8日,由120余人組成的西陽村駐村工作組正式成立。第二天,工作組工作人員便開始征遷安置相關工作。鄧軍強是安新縣科學技術協會的主席,在安新縣征遷安置工作正式啟動以后,他便成為了西陽村駐村工作組1隊6組的組長。
鄧軍強接受記者采訪。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自從駐村開展工作以后,我們每天入戶向村民們進行征遷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鄧軍強表示,由于西陽村是一個農業村,一部分人在外村打工,為了能見到他們,工作組人員只能在晚飯時或者更晚的時間去跟村民見面,每天大概只能休息5個小時。“能否見到村民,并將政策解釋到位是征遷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所以大家上下班都沒有固定時間。”他說,“能夠參與到‘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我們很幸運也深感責任重大,所以大家都埋頭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干勁十足。”
“我最關心的是孫子上學問題。”鄭運年家里有12口人,知道村子要征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7歲孫子在哪上學,他說:“我們已經在白溝租好了房子,政府把小孫子的學校安排好了,就近入學,我們全家都很滿意。”
想到要搬離村子時,鄭運年動情地流下了眼淚。中國雄安官網記者王京卓 攝
在記者問及是否舍得離開住了幾十年的房子時,本來笑容滿面的鄭運年流下了眼淚。“在村子里住了大半輩子了,房子也是我奮斗了一輩子積攢出來的,這快要搬了,真的很不舍。”他抹了一把眼淚接著說,“雖然是故土難離,但是想想以后的生活,想想孩子們的發展,我更向往美好的未來。”
5月31日,航拍雄安新區安新縣西陽村。中國雄安官網記者毛鶴然 攝
據該村村委會副主任蔡志丹介紹,西陽村共有村民407戶1074人。目前,大部分村民已經租好了過渡住房,大家正在辦理銀行卡。之后,過渡費會直接打在村民銀行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