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雄安”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雄安新區雄縣七間房鄉緊緊圍繞“五全”工作目標,統籌部署,持續發力,念好“查、凈、久”三字經,全面提升鄉村生態環境質量。
一、秉持一個“查”字,鄉村區域全走遍。鄉黨委書記張紅星、鄉長孫海燕帶隊,帶領鄉村干部,圍繞《實施方案》工作要求,對全鄉生態環境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調研、大排查,不遮不掩、實事求是,將所有問題全部上臺賬,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做到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二、突出一個“凈”字,發現問題全整改。以現場觀摩會為載體,引導各村比干勁、比措施、比效果,全面開展環境整治提升。
凈水。扎實開展入淀排污口封堵“回頭看”,堅決杜絕污水進淀。聚焦坑塘、隔堿溝,動員船只11艘,人工100余人次,清撈水面垃圾500多方,還水面以波光粼粼。
凈地。圍繞淀邊、坑邊、路邊、溝邊和村邊,開展垃圾、雜物集中清理行動,動用機械120臺次,清運垃圾7500余方、雜物220車,讓干凈整潔、井井有條逐漸成為鄉村底色。
凈企。加大對“散亂污”企業的日常巡查監管,嚴防反彈、回流、新增。
三、彰顯一個“久”字,長效機制全推廣。以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為統領,全面推行黨員分區責任制,分區掛牌,并利用黨員積分管理、黨員聯系戶,以黨員率先垂范、強化監督、帶動引領,加強責任區的衛生維護。圍繞邊緣狹窄區域,探索建立推行上門收集機制。對接環衛公司,增加垃圾桶密度和清理頻度,真正做到新增垃圾日產日清。依托綜合執法中隊,將巡查范圍擴大至田間地頭,嚴防嚴懲亂扔亂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