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6月5日電(記者封俊龍)在家里,他們是和諧夫妻;在雄安新區河西村,他們是“最佳搭檔”。她是河西村駐村工作組副組長,他是河西村四隊第8組包戶小組長。平寶孌和丈夫孫彥彬每天早出晚歸,為了雄安新區建設,奮斗在河西村征遷工作最前線。
平寶孌和丈夫孫彥彬合影。中國雄安官網發
他成了她最堅強的后盾
2018年12月12日,平寶孌開始進駐河西村,擔任駐村工作組副組長,負責河西村四隊的征遷安置工作。2019年3月13日,平寶孌的愛人孫彥彬從大八于村駐村工作組調到河西村駐村工作組工作,擔任工作組四隊第8組包戶小組長。“我在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他在縣政法委工作,本來我們的交際僅限于生活上,沒想到河西村把我們的工作也緊緊地綁在了一起。”平寶孌回憶起她和愛人分在同一個駐村工作組時的情景,她說話的語氣還帶著些許驚訝和興奮。
平寶孌入戶做群眾工作。中國雄安官網發
據介紹,2017年4月,孫彥彬便進入容城縣東牛東莊村,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負責科學管控、環境治理等工作。2018年12月,他被調到大八于村駐村工作組,負責征遷安置等相關工作。目前,他既是河西村駐村工作組工作人員,又是大八于村駐村工作組的工作人員,基層工作經驗非常豐富。
“彥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給了我很多的關心和幫助。”平寶孌說,她來河西村之前,從來沒有在基層工作過,相關工作經驗嚴重不足,除了駐村工作組領導和同事的幫助外,孫彥彬成了她最堅強的后盾。
孫彥彬入戶做群眾工作。中國雄安官網發
“在工作中,他經常主動幫我承擔一些工作任務。每天不管多晚回家,他都會耐心地幫我分析當天工作,指出不足的地方,就像老師一樣。”平寶孌說,“他以前從來不買菜做飯,現在他每天晨跑的時候都會幫我買菜,有時候還會幫我擇菜,雖然手法很笨拙,有的時候擇豆角都能擇去半根,但是我知道他是心疼我,想讓我多休息一會,我很感動。”
“有時候因為工作方法的不同,我們也會爭得面紅耳赤,但是回想一下,我們的關系因為河西村征遷工作變得更好了。”平寶孌笑著說。
“群眾的認可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平寶孌負責的4隊共有96戶村民,為了了解每一戶的基本情況,為征遷工作的順利推進打基礎,她頂著基層經驗不足的心理壓力,深入村民家中進行走訪,與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干群關系。
孫彥彬在征遷指揮部的椅子上休息。中國雄安官網發
“我們全心全意為群眾著想,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這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平寶孌說,在群眾租過渡房時,為了幫助群眾找到合適的房子,她愛人有一次開著車帶著一位村民用了三四天時間,看了20多處房子,最后終于為其找到滿意的過渡房。
為了解決村里孩子們的上學問題,駐村工作組積極協調縣教育局,并按照群眾的訴求為其尋找過渡房,以確保能夠在就近入學的原則下,讓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
平寶孌在征遷指揮部簡單用餐。中國雄安官網發
“在征遷工作開始階段,部分群眾對我們的工作表示不理解,但是通過駐村工作隊員實實在在的真情服務,讓他們轉變了對我們的態度和看法,交心的話也多了起來。”平寶孌說。
據悉,在測評工作剛剛開始時,村里一位村民因為對測評工作存在誤解,找到了平寶孌,本來情緒比較激動的村民,在她的耐心勸說和政策解讀下放下了心理包袱。“現在我和這位村民的關系特別好。”平寶孌說,“有一次測評時,下起了大雨,我穿得薄,也沒有傘,這位村民主動從家里拿來了棉服和傘。現在那件棉服還在我車里放著,他說啥也讓我留作紀念,我也答應他今年冬天要給他買一件新棉服。”
“這種例子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每天都發生在我們工作人員的身上,我要為我們駐村工作組的工作人員點贊,也感謝河西村樸實可愛的村民們支持我們的工作。”平寶孌說。
“我們會成為女兒的驕傲”
說起家人,平寶孌立刻拿出了手機給記者看她和女兒的聊天記錄。“我女兒今年20歲了,在西安音樂學院上大學,她經常會給我發微信,關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她一邊翻著她們的聊天記錄一邊講女兒的故事。據介紹,清明節時,河西村正在進行測評工作,由于工作太過忙碌,他們執意沒有讓女兒回家。
“五一”假期時,在女兒的一再堅持下,他們同意了女兒回家的要求,但是由于測評工作,4天的假期,他們1天都沒有陪女兒。“5月4日早上7點半,我和愛人拉著行李箱把女兒送上了火車。”說到這,平寶孌終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奪眶而出。
平寶孌與女兒的聊天記錄。中國雄安官網發
“我們對她是有虧欠的。”平寶孌一邊擦拭著不斷從眼角流出的淚水一邊說,“但是為了新區建設,我們必須這么做,這是我們兩口子的責任和義務,女兒非常理解我們,我相信她也會為爸爸媽媽為新區建設所做出的努力而感到驕傲。”
除了女兒,平寶孌還因為母親和公公、婆婆對他們工作的支持而感動不已。平寶孌的母親由她哥哥照顧,自駐村工作至今,她只去看過母親一次。平寶孌紅著眼圈說:“她經常給我打電話,但是我跟她說的最多的就是‘忙著呢’‘開會呢’,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還非常理解我們,默默地支持著我們。”
平寶孌動情地流下了眼淚。中國雄安官網高盟 攝
“婆婆已經80歲了,公公的身體還一直不好,需要人照顧,但是他們老兩口非常支持我們工作。”平寶孌說,“他們經常說只要我們好好工作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我特別感謝他們。”
采訪的最后,平寶孌向記者講述了她的小愿望:
對于父母,她希望等群眾歡歡喜喜地搬到過渡房后,能夠陪母親一起吃飯、陪公公婆婆一起旅游。
對于女兒,她希望女兒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