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河北雄安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公示引起當地群眾熱烈反響
未來之城漸次清晰 美好生活令人向往
6月2日是《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河北雄安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公示的公眾開放日,雄安設計中心綠色大廳內人潮涌動,當地群眾及各界人士參觀后反響熱烈。他們紛紛表示,雄安的未來模樣漸次清晰,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無限向往。
地處啟動區的安新縣大王鎮于莊村對啟動區控詳規公示反響熱烈。該村黨支部書記劉占社表示,美好藍圖已經繪就,村民們都非常支持新區建設。“將來老有所養,孩子上好學校不用愁。特別是這里有‘秀林、綠谷、淀灣’,環境更美了。”劉占社表示,該村嚴格新區管控政策,進行網格化管理,不增一磚一瓦,同時積極組織村民參與“千年秀林”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全村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30多個小組,積極進行征遷安置準備工作,盼望早日遷入新居,美美地過日子。
6月2日下午,在雄安設計中心展館入口處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的《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意象》動畫視頻,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雄安未來是一個面向世界的窗口,雖然我們的家園會改變,但文化根脈不能丟掉,‘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就點明了文化的重要性。這次在現場我也看到了相關的內容,我覺得規劃做得很全面。”30歲的李洪守是安新縣人,十分關注雄安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他,仔細領略著公示中的相關內容。“舉世出眾,生息之城;世界技術先鋒的城市;利用地熱與太陽能,營造更清潔的未來。”看到雄安新區啟動區規劃的生動展示,他激動不已。
“啟動區控詳規描繪的城市模樣,真是太漂亮了,可以說是中西合璧。既有高科技的智能城市樣板,又有鄉愁記憶,這鄉愁包含著雄安人濃濃的情感啊。”容城縣大河鎮大河村的何會民無限感慨地說,何氏家譜從明朝嘉靖年間就有了記載,日前被列入了新區“鄉愁”進行登記。前段時間,他委托河北大學教授整理翻譯了悠久的家譜并印刷成書籍。“希望將來搬遷了,家族還能常聚聚,講家史、傳家風,形成一個凝聚精神的港灣。”何會民說,將來的雄安有中華風范、淀泊風光、創新風尚,同時保留有價值的特色民居、古樹、特色建筑等,留住鄉愁記憶,令他非常向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入高質量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打造功能完善、服務優質、智能共享、宜居宜業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主城區。”在公示現場參觀后,新區不少群眾對于未來的優質教育和醫療紅利更加充滿期待。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最開心的莫過于更快更好地治好病人。想到這兩年多來醫院發生的巨大變化,我感到非常自豪。”容城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崔莉表示,以前請北京專家來坐診,想都不敢想;現在,北京名醫經常來到新區百姓家門口。更令人開心的是,起步區將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目前,北京“交鑰匙”援建醫院進入項目招標和審批環節,將很快在啟動區建設。“相信以后,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將大幅度提升,老百姓將享受更優質的醫療資源。”
得知啟動區控詳規、起步區控規公示的消息后,57歲的容城縣南張鎮李茂村村民韓立軍第一時間在網上預約參觀。“這里將承接一批北京疏解的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等,將來新區三縣的孩子們會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容易成長為高端高新產業領域的人才。”在雄安設計中心綠色大廳,韓立軍指著創新街示意圖高興地說。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掛牌了,北海幼兒園、史家小學、北京四中等學校將落戶雄安……聊起新區教育領域發展的變化,韓立軍打開了話匣子:“孫子現在上小學一年級,希望將來能就讀優質的小學、中學,并考上一所建在雄安本地的名牌大學。”(記者 張偉亞 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