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聚焦黃河生態帶 見證出彩河南”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渠村鄉,這里是引黃入冀補淀工程的取水處。該工程自渠村引黃閘取水,途經河南河北兩省的6市26個縣(市、區),最終進入白洋淀。
記者了解到,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設初衷是為了緩解河北用水之困。工程跨越黃河、海河兩大流域,每年不僅可向白洋淀補水1.1 億立方米,還可以緩解沿線地區農業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狀況。
工程線路總長482公里,其中河南境內為84公里,河北境內為398公里,惠及沿線465萬畝土地。2017年4月,雄安新區設立,讓這項工程擁有了更加宏大的歷史使命: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渠首段于2015年10月26日開工,2017年11月16日實現了試通水,引黃河水5000多萬立方米。2018~2019年度引黃入冀補淀調水工作自2018年11月29日開始,至2019年3月10日結束,歷時101天,渠首閘引水總量3.47億立方米,其中向白洋淀生態補水約8000萬立方米,向河北沿線生產、生活、生態補水約2.67億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河北用水緊張狀況,為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提供了水源,對促進河北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引黃入冀補淀工程作為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國家戰略工程,也是雄安新區生態水源保障項目,對雄安新區水資源保障具有重要作用。(記者 趙超)
2019年6月12日,濮陽縣渠村。渠村分洪閘除險加固工程于2017年3月25日正式開工,包括閘室段混凝土缺陷處理,機架橋、公路橋拆除重建等項目。2018年6月20日成功實施閘門聯合啟閉試驗,基本具備分滯洪條件。工程于2018年12月正式完工。圖為渠村引黃入冀補淀渠首閘負責人在渠村分洪閘工程簡介石碑前為采訪團記者講解。記者趙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