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河北日報
    閱讀正文

    雄安新區全域范圍文物調查完成

    2019-06-18 09:25:29 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雄安新區全域范圍文物調查完成

      起步區50處古遺址古墓葬完成考古勘探和試掘

      考古先行,燭照地下文化雄安。數百萬平方米勘探、數十座遺址的試掘,為燕趙厚土、千年文脈增添新的解讀。

      日前,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已完成了雄安新區全域范圍內的文物調查和起步區約100平方公里內50處古遺址古墓葬的考古勘探和試掘。

      截至5月底,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在完成全域范圍內文物調查、登記各類文物遺存263處基礎上,完成起步區約198平方公里的機載激光測繪和213.5萬平方米考古勘探,深入了解地下文物埋藏狀況,為新區文物保護利用和新區建設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起步區50處古遺址古墓葬勘探和試掘成果豐碩

      6月13日,記者來到位于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臺鎮南陽村的南陽遺址發掘現場,走近幾座試掘大坑,在四周土壁上,間隔20至40厘米不等,被畫出很多刻度線。那是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唐宋、魏晉、秦漢、戰國……歷史的年輪清晰可辨。

      “聯合考古隊已完成雄安新區全域范圍內的文物調查。同時,選擇較為核心區域進行考古勘察,并對部分遺址試掘,了解清楚了大王鎮、三臺鎮、大河鎮的文物分布狀況,對南陽遺址重點發掘,可謂成果豐碩。”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總領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毛保中深有感觸地說。

      經過前期勘探,結果表明:六西遺址、西里南遺址、北鄭遺址、向村東南遺址等16處遺址文物埋藏較為豐富。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選取有文化層堆積,或未發現文化層但發現考古遺跡、具備試掘條件的王公堤等17處古遺址或墓葬進行了小范圍試掘,試掘面積約1200平方米,并通過省文物局專家組的驗收。

      考古試掘發現,三臺鎮、大王鎮早期地勢較為低洼,人類活動多集中在兩個長條形高崗上,晚期降水減少,水位下降,人類活動范圍逐漸擴張。

      以西里南遺址、北六西遺址、南文東北遺址、中六東遺址為代表的漢代手工業為主的遺存被發現,其中以位于大河鎮南文村的南文東北遺址內涵最為豐富。這些遺存窯址發現最多,形制相同,皆出土繩紋青磚、板瓦殘片等。

      位于三臺鎮王公堤村的王公堤遺址,是漢代至隋唐時期的聚落遺址的代表。試掘發現,該遺址地層分為耕土層、清代文化層、隋唐文化層、漢代文化層等,出土了青釉、白釉碗和盤殘片,泥質灰、紅陶盆和雙系罐殘片,繩紋磚、泥質灰陶、罐、盆殘片等。

      此外,還對以南文北遺址為代表的宋遼時期遺存,北鄭遺址、南文東南遺址、南鄭遺址為代表的金元時期遺存,以及位于大河鎮南文村東的明清時期遺存,進行了試掘。

      戰國中期燕國南部城邑“易”重要線索被發現

      5月22日,2019年度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崗前培訓班在雄安新區開班,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在出席開班儀式時表示,雄安新區考古隊對容城南陽遺址、雄縣雙堂建筑遺址、東小里-白龍西南墓地等進行重點發掘。南陽遺址確認包括了戰國晚期和漢代2座重要城址,為尋找春秋早中期燕桓侯遷“臨易”、戰國中期燕文公的“易”城獲得重要線索。

      南陽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南北長1000米,東西長900米,北部為高約0.5-2.5米臺地,由東北部向南逐漸低緩平展。該遺址是雄安新區內保存面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古遺址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70年代,遺址周圍出土“西宮”銘文蟠螭紋銅壺、長方形附耳蹄形足銅鼎等銅器,疑為春秋時期燕桓侯徙“臨易”和戰國時期燕文公“易”城邑。

      今年以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容城縣文物保管所組成考古隊,對南陽遺址內第3、4地點進行考古發掘。考古發掘面積為1735平方米,解剖5處戰國時期城垣,發現灰坑、房址等各類文化遺跡285處。出土陶、鐵、銅、石、骨等質地小件標本162件,文化遺存分屬戰國、漢代、魏晉北朝、唐代、宋金等時期。

      “勘探試掘引入了‘大南陽’概念,是以南陽遺址、晾馬臺遺址為核心、面積近18平方公里龐大遺址群,自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金元時期,遺址數量達10處,是雄安新區千年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陽遺址考古隊隊長張曉崢表示,南陽遺址中部發現東西向戰國時期城垣,以及發現“易市”陶文西漢時期陶片,為尋找戰國中期燕國南部城邑“易”獲得重要線索。

      “大南陽”作為一個重要標尺性考古基準點,是雄安新區發展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探索其聚落演變與生態環境互動過程、生業發展模式,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搭建文物考古數字化管理平臺,打造精細考古樣板

      6月13日,夏日炎炎,在南陽遺址第三發掘地點發掘現場,十幾名考古隊員正在緊張有序地發掘。

      “快來看,這里發現了一枚圓形方孔錢幣。”考古隊員李連申招呼趕緊進行拍照、資料登記、圖像上傳、坐標定位,這是北朝時期的灰坑,留存著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廢棄物、工具器皿等,是研究當時經濟狀況、社會關系的有價值信息。

      考古隊員熟練地運用新技術平臺,及時上傳數據并進行后期整理留存。

      毛保中表示,雄安新區文物考古搭建了數字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每個進行野外調查的隊員手持終端,將遺跡照片、文字記錄等原始信息即時上傳該平臺,通過平臺可以遠程登錄,實現共享,調查的同時建立起數據庫。

      為做好考古勘探試掘工作,他們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記錄規范、安全管理和數字化信息采集流程,每個項目提前編制工作計劃,在考古信息管理平臺按“5米×5米梅花孔”作數字化理論布孔圖,探孔統一編號,遇有遺跡現象則加孔,探明情況。

      試掘還將位置信息接入地理信息網。采用航拍、三維建模等記錄手段,地層堆積、遺跡、遺物信息即時數字化。所有勘察、試掘工作中的文字、表格、圖片、繪圖資料及時上傳考古數字化平臺,做到一定范圍內的數據共享。

      據介紹,通過此次勘察、試掘,全面了解了雄安新區起步區遺存的地下埋藏狀況、分布范圍,進一步了解各類文物遺存的文化內涵、本體特征、保存狀況以及周邊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驗證和優化了遺存的分級,為進一步完善河北考古學文化的譜系編年和時空框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記者 張偉亞)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62134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色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乱人伦中文视频高清视频|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精品多人p群无码|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