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瓣瓣同心·協同五年譜新篇”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記者趙新宇 攝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時值盛夏,素有“華北明珠”美譽的白洋淀碧波蕩漾、荷香四溢,水鳥啁啾,吸引著八方游客的到來。今天上午,“瓣瓣同心·協同五年譜新篇”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看“華北明珠”洗盡塵滓,重放異彩。
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美景。許巖 攝
北堤棧道美如畫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8月的白洋淀水天一色,碧波蕩漾,百里葦海,一片蔥翠,一撥撥游客賞花游玩,感受著獨特的淀中風情。走進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湖中荷花漸次開放,行于其中如同漫步蓮海,兩側粉綠相映,青葉碧波間,溽暑之氣頓消。遠處林間鳥影綽約,蟬鳴聲聲,游人走在棧道之上,如同走入畫中一般。“感覺湖水比前兩年更清了。”游客的直觀感受說明了這里近年來一直堅持的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取得了顯著效果。
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美景。許巖 攝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濕地系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143個淀泊星羅棋布,3700條溝壕縱橫交錯,在調蓄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被稱為“華北之腎”。
到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游覽的游客。記者呂若汐 攝
似曾相識“魚”歸來
年近七旬的村民張大爺是土生土長的“淀里人”,曾是白洋淀的“打魚漢”。白洋淀環境質量的變化,讓其感受尤為清晰,“實施白洋淀生態修復后,天更藍了,草更綠了、水更清了,就連許久不見的鳑鲏魚、鱖魚、鳡魚現在又能看到了,我是打心眼兒里高興。”張大爺感慨道。
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美景。吳思 攝
雄安新區設立后,在白洋淀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06個有水納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強化133家涉水企業監管,嚴格整改提高標準,不達標的全部停產整改;清理河道垃圾約130.9萬立方米。
今年,令人欣喜的消息接連傳來:2018年白洋淀淀區水質與上年相比改善效果明顯,淀區主要污染物濃度實現“雙下降”,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5.16%、45.45%;今年一季度,白洋淀湖心區水質達到四類,比去年底提升一個水質級別。“華北明珠”上的塵滓正被逐漸洗去,蘆葦浩蕩、淀綠荷紅的美麗景色重現白洋淀。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程鋼正在接受采訪團采訪。韓霄 攝
治理修復點亮“華北明珠”
目前,2019年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6大類47個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到2020年,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將得到明顯改善,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水體水質明顯改善。
“我們將認真研究落實,共同促進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讓淀區更美更宜居,讓百姓生活更幸福。”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程鋼說。
未來,雄安將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新型生態城市。(記者呂若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