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力推動電子商務與農村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深度融合
上半年62個貧困縣網絡銷售額近百億
制圖/展茂光
淶水縣婁村鎮車廠村普通的農家婦女林艷文,卻成了萬名粉絲網友信賴的麻核桃銷售“網紅主播”。
“晚上8點半開始,坐在手機前直播三四個小時,一天能賣1000元左右。如果遇到平臺搞活動,全天直播,收入能有1萬多元?!?月23日,林艷文在家中忙著直播賣麻核桃的準備工作,談起電商,她興致勃勃。
30多歲的林艷文種了100多棵麻核桃樹,之前都是在村里的市場上銷售,效果不太好。后來她參加了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的培訓班,學會了修圖、淘寶運營和淘寶直播等技術,通過網上銷售,收入翻番,她家也由此實現了增收脫貧。
開網店、做直播……受益于電商扶貧,越來越多像林艷文一樣的農村貧困人口通過電商實現了增收脫貧。近年來,我省全力推動電子商務與農村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深度融合,不斷拓展電商扶貧渠道,助力全省脫貧攻堅。今年1至6月,我省農村網絡零售額實現470.59億元,同比增長24.58%,增速較全國農村高出2.18個百分點。62個貧困縣網絡零售額合計實現99.89億元,占我省農村網絡零售額的21.23%。
充分發揮電商企業能動性。我省召開電商扶貧項目推介會,向社會征集電商扶貧項目20多個,從中選擇運營企業實力強、有實際成功案例的10個電商扶貧項目向貧困縣推介,以市場化方式引導電商企業開展電商扶貧。阿里巴巴“興農扶貧”項目在全省展開,目前62個貧困縣篩選出93種農產品作為首批重點推廣農產品,部分產品已實現網上銷售。蘇寧在沽源縣探索出“電商扶貧實訓店”扶貧模式,目前已在全省開設實訓店8家,直接帶動貧困或低保人員320人增收,間接帶動上萬人增收。
積極開發貧困縣優勢農村產品。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作用,河北省對貧困縣傳統企業主動開展對接服務,幫助企業根據電商市場需求開發特色網絡商品,并對接大型電商企業,全力推動農村產品上行。目前,全省62個貧困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均已和當地主要產業主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淘寶、京東、蘇寧三大電商平臺開設特產館30多個,品類基本覆蓋當地主要特色產業。
著力打造貧困縣電商公共品牌。針對大部分貧困地區農村生產存在“小、散、弱”狀況,許多農產品處于無標準、無品牌、無組織狀態等問題,我省積極推動各貧困縣依托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打造電商公共服務品牌。貧困戶生產的達標產品可享用公共品牌、產品設計開發、網店運營等服務,大幅提高了貧困戶品牌推廣和產品銷售能力,提高了當地農產品網絡銷售支撐能力。目前,各貧困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依托當地優勢產業,注冊電商公共品牌50多個。贊皇縣的“大美贊煌”、武邑縣的“邑人制造”等,已成為當地農村產品網上銷售的支撐品牌。
大力開展電商扶貧促銷活動。去年10月我省組織開展了電商扶貧日公益活動,共有100多家電商、超市等參加,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特產品200多種、銷售額達608萬元。石家莊市組織“趕廟網”“好鄉親365”“易田購購”等電商平臺設置扶貧專區,將當地貧困村、貧困戶的農特產品上架銷售,直接或間接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610人增收。
加強電商人才培訓。我省在電商人才培訓中,注重提高人才的孵化率和人才的轉化率,在人員發動、課程設置、生態營造、后續跟蹤、人才培養等方面統籌規劃,針對有創業需求的青年、服務站點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性培訓。去年全省農村電商培訓達15萬人次以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5萬人次以上。(記者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