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8月20日電(記者 周潤健)“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8月23日18時2分迎來“處暑”節氣,標志炎熱暑天即將結束,逐漸進入到氣象意義上的秋天,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炎熱情況將出現轉折,氣溫開始逐漸下降。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疤帯钡囊馑际恰叭ヒ病?,表示炎熱漸消,暑氣至此而止。
“21日‘出伏’,23日處暑,都是氣溫明顯下降的開始。‘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自此后,秋涼開始彌漫,秋風漸起,天地清明,人們可以盡情擁抱陣陣涼爽,感受‘天涼好個秋’。”趙之珩說。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處暑時節,秋意冉冉,從而開始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時節。秋色宜人,秋云飄逸,秋水瀲滟,秋日的美景在廣袤的大地上如水墨畫般鋪陳開來,五彩斑斕,令人遐想,讓人沉醉。
新秋時的景色雖美,但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降水少,氣候干燥,也是這個時節的氣候特點,因此,人們在享受美好秋游之時也要注意做好自身的保健工作。
天文和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當心“秋燥”傷人,在增強身體鍛煉的同時,應注意飲食調理,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蓮藕、蜂蜜和一些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