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家衛健委聯合多部門發布通知明確,今后,我國醫療機構要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護理需求評估,并按老人的實際情況“分級”提供更細致的老年護理服務。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近2.5億人,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人,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呈現龐大而剛性的需求?!眹倚l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目前國內尚沒有結合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疾病健康狀況進行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分級評估標準,需要盡快制定相應評估標準,指導各地開展相關評估工作,從而按需分類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
國家衛健委的通知明確了涵蓋老年人能力情況和常見疾病罹患情況的護理需求評估標準,指導各地相關醫療機構按照評估標準有效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并據此按需分類提供老年護理服務。根據老年人能力和老年綜合征罹患情況的評估結果,可將老年患者護理需求分為5個等級,護理0級(能力完好)、護理1級(輕度失能)、護理2級(中度失能)、護理3級(重度失能)、護理4級(極重度失能)。評估人員應經過省級護理服務需求評估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醫師、護士等醫務人員擔任,且每次至少由兩名評估人員共同完成評估。
醫療機構則應當根據老年人護理需求評估結果和實際情況,科學提供適宜的護理服務類型和服務內容。此外,還可根據具體實際增加或細化服務項目,制訂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措施,確定服務項目和頻次。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總結“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通過家庭病床、簽約服務等形式,為失能、高齡或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適宜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記者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