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9月16日電 題: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中國雄安官網評論員
近日,雄安新區公安機關依法處理了三起散布網絡謠言的案件。有的捏造事實在微信群傳播并造成惡劣影響,有的在公眾號發布征遷安置補償的虛假信息,有的在自媒體對征遷工作發布煽動性言論,有關當事人都受到了法律的處罰。
這發出了清晰的信號: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必須依法治網、守法用網、文明上網,特別是對當前新區的征遷安置工作,更不得利用微博、論壇、自媒體、微信朋友圈等網絡載體造謠傳謠,影響干擾新區開發建設大局。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必須依法治網。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網絡行為的作用和影響也是現實的。2017年6月開始實施的《網絡安全法》明確了國家堅持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并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這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網絡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國家依法治理,網絡空間日益清朗有目共睹。此次新區公安機關處罰網絡造謠行為,是依法辦事、依法治網、依法管網。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守法用網。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國家倡導誠實守信、健康文明的網絡行為,推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促進網絡安全的良好環境。國家《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對散布謠言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定。這為廣大網民的網絡行為指明了規范準則。否則,網絡空間謠言遍地、烏煙瘴氣,擾亂公共秩序,不利于大家的共同利益。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新區開發建設離不開清朗網絡。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新區宣布設立兩年多來,雄安好聲音不斷振奮新區內外,雄安正能量持續激蕩網絡空間,為新區規劃建設起步營造了良好輿論環境。未來,雄安新區的開發建設仍然離不開清朗的網絡空間。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實體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人人做好數字時代的責任公民、責任網民,亦是“數字之城”的題中之意。
當前,新區征遷安置“四統四分”的總體要求、補償分配標準、安置辦法已經通過《征地告知書》和征遷群眾見面。對此,廣大干部群眾要正確理解政策,全面執行政策,不散布不實言論,不傳謠不信謠,自覺增強底線意識,遵守法律法規。網民守法用網、文明上網,有關部門依法治網、管網,才能讓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征遷安置工作營造健康有序、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為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奠定更加和諧良好的輿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