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策引導 標準帶動 示范引領 資金支持
全省超低能耗建筑竣工面積居全國首位
從高碑店東站向西1公里,矗立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被動房綜合社區——高碑店列車新城項目。穿過連片的綠化區域,沿橋走過紫泉河,便來到社區里的超低能耗建筑主題館。
無需冷風和暖氣,屋內全年都有新鮮空氣,不潮濕、灰塵少,四季的室溫都維持在人體最適宜的20℃至26℃,能節省90%以上的能源——這是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最大特色。
對標德國海德堡列車新城的高碑店列車新城項目,是世界建筑體量最大、節能水平最高的被動房項目,也是第23屆國際被動房大會備受矚目的亮點之一。
近年來,我省各市相繼開工建設不同類型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截至今年9月,全省累計建設超低能耗建筑67個,建筑面積316.62萬平方米。其中竣工22個,建筑面積55.52萬平方米;在建45個,建筑面積261.1萬平方米,竣工和在建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積均居全國首位。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3年開始,我省通過強化政策引導、構建標準體系、堅持示范引領、加大資金支持,大力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發展。
強化政策引導。2016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強力推行居住建筑75%節能標準,大力發展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建設正能建筑”,把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作為推進新時代城市建設的重要任務。2017年4月,《河北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明確到2020年建設100萬平方米以上超低能耗建筑的發展目標。今年1月1日,《河北省促進綠色建筑發展條例》實施,這是國內首個將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發展要求納入條例的地方法規,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項目規劃建設、容積率、產品技術研發等方面作出了支持規定,我省綠色建筑發展步入法治化軌道。
構建標準體系。今年9月1日起,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正式實施。該標準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46家科研、設計、產品部品制造單位、59位專家歷時3年聯合研究編制完成。
堅持典型引領?!案弑匦宰尫孔佣緶嘏?、夏季清涼;高隔音性讓住戶遠離鬧市喧囂、享受安靜空間。在被動房居住,住戶的幸福指數大幅提高?!鼻鼗蕧u市五興房地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孫建慧,既是秦皇島在水一方C區的住戶,也是在水一方被動房項目的主要規劃設計者。
秦皇島在水一方C區15號住宅樓是全國第一座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2013年竣工,當年10月通過德國能源署和我國住建部質量認證。
作為居住者,孫建慧對自己的居住體驗很滿意,“與目前普遍推行的65%居住建筑節能標準相比,僅15號住宅樓,每年供暖就可節約標煤4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2噸。”
2015年,我國第一座被動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河北省建筑科技研發中心科研辦公樓竣工。該項目采用31項綠色節能技術,與目前普遍推行的50%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相比,年可節約標煤約22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96噸。
為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發展,自2013年開始,我省利用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給予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設支持。2018年提高獎補標準,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補助由每平方米補助10元、最高不超過80萬元,上調為每平方米補助100元、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到2018年底,累計發放獎補資金7500余萬元。(記者宋平)